農業部農田水利署彰化管理處將於南八卦山進行旱灌區蓄水池整修與新建置。
我受邀前往會勘,提供以下建議,原本蓄水池周邊只是一個普通的景觀綠化工程,但我的建議可能讓此工程改變思維,改變作法,未來成果可能成為南八卦山重要的生態樹島復育區!
—————-
臺灣山林復育協會執行長蔡智豪共同會勘建議如下:
1.八卦山東側開發面積廣大,且環境缺水乾燥,造成森林破碎化及部分物種生存不易的狀況。預估八卦山山區潛在植群應有150種以上的原生木本植物,透過八卦山及名間地區的現地調查與歷史資料收集,可以分析出潛在植群的組成,來做為這次計畫的復育樹種清單。
2.蓄水池周邊環境的最大優勢就是有充足的水源,滿足棲地復育的重要條件,如果在種植前期有充足水分澆灌與適當的維護管理,給予足夠的復育時間,可以期望恢復到演替後期成熟林的樣貌。
3.不建議外購成樹移植,因為這些樹木多不屬於在地植群,且成樹移植後需支架支撐、常發生傳染病與選種不當等情況。建議採專案進行培育,以在地採種、在地復育為原則,以保育在地植物的族群基因庫。臺灣山林復育協會已培育相關樹苗,亦可以公益為目的無償提供,請相關單位評估需要的樹苗數量。
4.建議區分需要高度維管及低度維管的區域,高度維管方式適合用在具有景觀或設施需求區域,若是以棲地復育為目標之區域,則建議採用低度維管方式,利用自然演替,配合水源澆灌,才能達到前述的棲地復育目標。
5.在未受人為擾動的區域,過去多數情況只注意大樹的保留,但是大樹底下的野生的原生小樹苗才是森林未來的希望。區域內有很多10~20公分的小樹苗,種類也很多,相較於大樹移植成本較低,且存活率較高,建議在事先盤點樹苗數量並移地保留,等待工程完工後再移回原地作為棲地復育的重要資源。
6.建議使用上述棲地復育方式,也是南投縣第一個使用生態造林的棲地復育案例,可以做為地方民間團體、政府機關及教育機構的教學觀摩的完整案例。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