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濕地植群

Posted by 山林復育協會 on Sunday, April 23, 2023

本章重點摘要:

**主題 1. 濕地保育的興起
**A. 濕地與人類的關係密切
B. 遷徙性水鳥跨國保護的需要
C. 1971年拉姆薩公約(Ramsar convention)的簽訂
D. 台灣第一個自然保護區是濕地生態系: 1986年成立淡水紅樹林自然保留區
E. 2015年濕地保育法正式施行
F. 國家重要濕地的指定

**主題 2. 濕地的功能
**A. 維護生物多樣性
a. 提供濕地生物的棲地
b. 提供非濕地生物的食物
c. 穩定生態環境(如固碳)
B. 供給人類社會需求:飲水、食物、遊憩、水文調節

**主題 3. 定義濕地
**A. 學術定義
B. 拉姆薩公約的定義 = 濕地保育法的定義 (法律層面定義的重要性)
C. 濕地範圍的界定

**主題 4. 台灣濕地在政策管理上的主要分類
**A. 海岸及平原濕地:營建署與地方政府管理
B. 森林型濕地:林務局管理
C. 湧泉濕地:視情況

**主題 5. 台灣的濕地植物相
**A. 物種統計: 共459種
B. 特有種比例低 (濕地 vs 全部 = 5.4% vs 20.8%)
C. 外來種比例高 (濕地 vs 全部 = 19.2% vs 14.2%)

**主題 6. 台灣的濕地植群
**A. 草本 (多數)
a. 沉水型:眼子菜、水馬齒等
b. 挺水型:水毛花、荸薺等
c. 浮水型:滿江紅、浮萍等
d. 溼生型:睫穗蓼、桴藎等
B. 木本 (少數)
a. 紅樹林:河口沼澤
b. 水社柳:淡水湖
c. 水茄苳: 河道邊

**主題 7. 濕地在生物多樣性保育上的價值
**A. 高紅皮書物種比例,且受威脅程度比例高
B. 即使距離相近的濕地,常常擁有不同種類的植物
--> 在保育上的啟示?

主題 8. 思考:校園或公園的濕地營造植栽為何經常失敗?


這一章要探討的是濕地植群 (Wetland vegetation)。濕地是現在在保育上比較關注的議題,但是這一章只有小部份談到植群,這一章的重點其實是要講臺灣在生態保育上的議題。

森林復育跟保育有相關性。我們在踏到森林復育的議題之前,對臺灣及國際間的保育現狀要有一些了解,在操作時觀念會比較正確。所以我們用濕地植群這一章來談論保育的主題,來當作一個範例,這是現在比較新興的一個議題。

主題 1. 濕地保育的興起

第一個主題是-濕地保育的興起的狀況。所有的保育議題都會有一個起頭,其實我們如果去追根究柢就會發現一些很有趣的事:我們現在做的保育這些事,其實是很久以前人類在做的事,並不是我們的新發現。我們可能現階段覺得我們發現了這些東西,可是有時候你去看一些過去歷史的資料,你會發現其實以前的人就在做這件事情。

比較有趣的是說,我們現在把很古早人類在做的保育的事情,把它科學化,用一些理論把它建立起來。最早人類在操作這些東西的時候,他是不知所以然。他觀察到說,比如說人們去破壞大自然了,他會發現他的生活會變得不好,可是他講不出個道理來。我們現階段的情況跟那時候不一樣,就是差在這邊:我們知道為什麼會不好,原因在哪裡,然後我們可以用更精確的方式去把它用得更好。以前我們為什麼會忘記這一點?其實這個濕地的整個例子就跟我們講這件事情:「為什麼老祖宗知道,可是後來我們又把它拋棄了」。

A.濕地與人類的關係密切

濕地保育興起,最重要是因為濕地跟人類是關係很密切的一種生態系統,你不要管那個濕地面積有多大,基本上都是跟我們人有關的,特別跟我們有關的濕地可能就是在我們生活周遭的那些濕地。理由很簡單,我們不管飲水、吃的、或者是農耕、或是洗澡洗東西,我們生活都需要水,所以水是人類生活很重要的一個部分,濕地剛好提供這一塊,所以以前的人類就住在濕地旁邊,這是最常見的情況。

我們看現在的原住民部落,如果住在山區的部落他們基本上是住在河階。河階大家知道是什麼嗎?就是說一個山的話,臺灣的山有的很陡,有時候在山坡間會有較平坦的一塊地,然後再陡坡下來,這是過去可能在某個時期有比較緩的侵蝕,所以變成一個比較平坦的地形在山裡面,這就是河階。

如果原住民住在這個河階的話,這個河階會有幾個特性 :第一個,附近會有山溝會有水,他可以來用,他不會找一個完全缺水的地方。;另外可能會有一些湧泉。比如我們以前去屏東一個山區,那裡好乾燥,你如果一點火,就整個森林都燒光光的那種森林,可是很奇怪在那個山腳有個地方就冒一個泉水出來,而且水量很大,那個水是大武山下來的,因為大武山很高3,000公尺,這些水下滲以後,以地下水的方式到山腳那邊,可能那邊有遇到一個阻擋的,水就衝出來,所以他們就選在那個地方在建立一個部落。

示意圖 6. 河階地形

我以前在台東的史前館服務,史前館之所以會建立就是那邊有一個卑南遺址。卑南遺址它的位置剛好在台東新站周遭,包括台東新站本身也是遺址區。這個卑南遺址並不是單一的文化,它不是單一的。所謂的「單一文化」就是說這個地方可能就是某個時期有人在這邊,然後建立他們的部落,然後他們有一些生活習慣是共通的。

卑南遺址你去看,好像是夾心餅乾一樣,一層一層的,每一層都是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文化。你去挖掘的時候就發現有不同的形式的器物、或者是相關的物品可以找出來。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層一層的情況?就是因為它旁邊有一條很大的溪叫「卑南溪」,這是東部主要的河川之一,算是台東最重要的河川。卑南溪上游如果有大雨來的時候,卑南溪旁邊就會發生洪水。現在因為我們現在都有水利設施所以這個洪水水位不會漫過來,可是以前沒有水利設施,所以下來的洪水就把整個史前人類的聚落淹沒,淹沒之後就變成一個沖積平原,很肥沃。可能一、兩百年後,有人再來到這邊看到這一片肥沃的平原沒有人住,他就很高興就在這邊定居,然後入住了可能一、兩百年,結果又來一個洪水又把他們全部淹沒了,所以就變成這樣一層一層的。以前的人就是離不開水。

我們現在可以離水比較遠是因為有進步的水利設施,但是生活上還是必須要用到水,所以人類跟濕地的關係很密切。這個很密切的關係之下,就產生一些問題,為什麼?因為濕地是一種很脆弱的生態系,因為它是以水為基礎,只要這水一改變,就整個改變了。

我還記得我小時候,我印象非常深刻,因為小時候大家還都很窮的時候,臺灣還在所謂經濟起飛、工業開始進步那個時代。那時代鄉下都有池塘,池塘是很重要的一個地方,因為大家都在那邊洗衣服。然後早期洗衣服是比較單純的,你可能都是用一些敲打的方式,所以主要是衣服上的一些污垢被敲打進到池塘裡面去,可是慢慢地慢慢地,我們開始被推廣、被灌輸說使用洗衣粉這類化學洗潔劑的時候,那個不得了了,那個洗衣粉很難分解,所以它進到濕地系統的時候,濕地就整個優養化,因為洗衣粉太肥了,有機物太多,所以就優養化。優養化之後,整個池塘就不能用了。然後慢慢地慢慢地,你會再發現一件事情,這些池塘的水利設施很多,就會開始覺得這些池塘占空間,跟我們搶地盤,然後人們就把池塘填了,變成陸地。

我覺得有一個很有趣的例子就是蚊子。蚊子牠需要水來繁殖,當這個濕地很健康的時候,蚊子不太會繁殖。並不是蚊子不會到那個水去產卵,或是那個卵不會孵化,而是水裡面有生物,比如說魚,牠會把蚊子的卵吃掉,或是把蚊子幼蟲吃掉,所以蚊子成蟲不太會孵化出來。可是我們把濕地汙染之後,魚都死光了,死光了之後,蚊子還是可以產卵,而且牠的幼蟲還是可以活下來,蚊子幼蟲可以忍耐那種環境,可是魚不行,所以蚊子就變多起來了,所以我們慢慢地就會發現這件事,所以會開始有濕地保育就是跟這個有關,就是我們去改造了濕地,讓濕地的情況變得更壞,我們意識到這樣做不行,就開始想找回原來的東西。

B.遷徙性水鳥跨國保護的需要

另外,為什麼濕地的區域性保育慢慢地變成全球性的議題?而且濕地保育是近十年在國際的保育議題裡面最熱門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遷徙性水鳥的跨國保護需要」。全球性的濕地保育一開始是由水鳥保育的這些人來倡議的,為什麼有這個特別的需求?大家都知道黑面琵鷺,其實臺灣是黑面琵鷺的一個站。我看之前的紀錄片知道牠最北可以到北韓,剛好就是北緯38度線那邊的板門店,牠在那邊繁殖。然後牠會往南一個站一個站過來,牠在過境的過程中,牠都需要濕地這樣的環境,所以對這些候鳥來講,每一站濕地都很重要。如果要保護黑面琵鷺,不能只保護一塊濕地,其他的濕地或者中間有一塊牠停留的休息站沒有保護的話,這個保育就失敗了。所以不同的國家要同心協力,於是這個跨國性保育的需要就開始被倡議出來。

C.1971年拉姆薩公約(Ramsar Convention)的簽訂

1971年,在伊朗一個很沒有名氣的地方Ramsar(若沒有學保育根本不曉得這個地方在哪裡),Ramsar中文翻成「拉姆薩」。在Ramsar這個城市,有十幾個國家簽了第一次的公約,叫做 Ramsar convention,拉姆薩公約。這在1971年正式簽約,去執行共通的水鳥的保護,一開始是為了這一個目的,之後慢慢地越來越擴大。

1971年這個年代是算國際對環境保護很早的一個公約,比我們大家比較熟知生物多樣性公約(1992年)都還要早很多,所以這算是保育很重要的一個轉折點,在這之後才開始慢慢有保育變成一門科學的狀況。在那之前幾乎保育都是分散在各個不同領域獨自在操作。拉姆薩公約之後,保育才慢慢變成一個整合科學,所以拉姆薩公約在保育歷史上的國際地位很重要。

重點摘要 9. 拉姆薩公約

拉姆薩公約強調的第一個是做濕地的 「 保育 」 (conservation),第二個強調的是**「明智利用」**(wise uses)。有時候我會在課堂跟大家講說,像我們在森林系統過去是利用過度、或不當的利用,現在身受其害。可是你如果都不用也不可能,因為我們真的要靠這些生物來活下來,所以要怎樣達到比較合理的利用,需要去做一些規劃,這很重要。所以這就是「明智利用」的觀念,現在你在利用野生動植物資源的時候,最重要就是要考慮這一點。

十年、二十年前,所有的保育都是嚴格式的保護區,人們完全不能進去,我們臺灣現在還是有點這樣,可是2019年政府宣布臺灣開放山林的政策,自然保護區現在開放民眾可以進去,政府是會逐步開放。

為什麼可以逐步開放?你如果去各個先進國家,沒有一個自然保護區是把你擋在外面的,他們自然保護區都是歡迎大家進去看,但是最重要是要遵守規定,而且他們會有人去維護或者限制、監督,防止你做出太特別的事情,但是他是歡迎你進去。因為民眾要進到那麼漂亮的地方,他才會知道這是值得珍惜的。若把人擋在外面,像鴛鴦湖那麼漂亮我們都不能進去,都要什麼學術研究之類的才能進去,當然大家看不到那個美景就無感,但是你一旦進去發現臺灣有這麼美好的地方,還這麼乾淨這麼自然,你就會想到說一定要把它維護下來給後代,所以我們在講的明智利用也是這樣的。所以國際濕地保育公約創造了很多保育上的新觀念。我們很少保育有在講所謂的「明智利用」。

討論:為什麼國際濕地保育公約特別要講「明智利用」,而不是只強調濕地的保育?大家能不能稍微來體會一下當時他們創立拉姆薩公約的時候,為什麼要加入這個想法?
有人說,(明智利用)有經費收入,才會繼續保護濕地,才能夠繼續維護濕地。這一點沒有錯,但這可能不是最重要。因為我們臺灣的自然保護區也是有經費,但是我們臺灣的保育沒有在講 「明智利用」。其實,終究就是人的問題,為什麼濕地保育公約會強調 「明智利用」?很簡單,這就回歸到我們第一個跟大家講的,「 濕地跟人類的關係很密切 」。你如果保護濕地,把濕地變成一個嚴格的保護區,馬上問題就很大了,因為濕地很多人賴以維生,而且是直接的維生。前面我們提到,濕地提供飲水的功能,你今天一旦變保護區那不得了,那裡的人的飲水可能馬上就出了問題,我們不可能一天不喝水。所以拉姆薩公約強調 「明智利用」 這一點,其實就是再架構上「人必須依賴濕地而活著」。你如果用最傳統的保育方式的話,拉姆薩公約的所有東西都做不起來,因為你把當地人隔開之後,你就沒有辦法得到那邊當地人的支持,這個保育就做不起來,所以這個社區的精神也很重要。

像是臺灣山林復育協會在台中市這一塊,我覺得這就是很重要的,因為在地的社區是最能夠幫這個地方做事的。如果你去看日本他們的環境保護,他最重要的執行者並不是官方,官方只是一個給錢的單位,最重要的執行者都是在地社區在做。他們的濕地保護全部都是這樣子。例如東京附近有一個很有名的濕地,叫做「尾瀨」,有一些登山隊很喜歡去,因為那地方很漂亮,又有一些日本百名山可以爬。我們去跟他們做一些濕地交流,他們那邊就是由尾瀨附近的村莊成立協會專門做管理,真的規劃做得很好,你完全看不到髒亂。尾瀨的濕地很大,到這裡爬山需要住宿村莊裡的中繼站,全部住滿的話,估計一個晚上大概可以住到5,000人,這裡有10幾棟山莊,每一棟都是幾百人的規模。但是你去看,那裡完全都沒有廢水的味道,因為他們要求每一個山莊都要做污水處理設施,然後限制登山客、遊客進去不能帶肥皂、牙膏進去,如果要洗澡直接用清水去洗。其實那也還好,你在山裡面爬山好幾天了,能夠洗個清水澡也很舒服了,其實也夠了,畢竟我們就不是要去那邊做那種享受的,這就是明智利用。明智利用不是把你隔絕在很漂亮的保護區之外,而是鼓勵你進去利用,然後想辦法限制你不要做污染環境的事情。

拉姆薩公約還有一個精神就是**「跨國境的共同濕地保護」**(transboudary wetland)。有了這個公約之後,遷徙性水鳥的族群在全世界慢慢地在恢復,有很多大型的濕地都獲得保護,所以拉姆薩公約真的是一個很重要的、很有歷史意義的公約的簽訂。

D.臺灣第一個自然保護區是濕地生態系:1986年成立淡水紅樹林自然保留區

臺灣第一個官方指定的自然保護區是濕地,是1986年成立的「淡水紅樹林自然保留區」。紅樹林就是一種濕地。為什麼當時會成立淡水紅樹林這一個保護區呢?其實是一個歷史源淵,剛好一個時機。在這之前臺灣已經開始陸續成立國家公園了,但是國家公園的保護並不是非常嚴格的,不會比保護區的強度還來得高,而紅樹林是第一個保護區。

當時是中研院邀請了一些國際的紅樹林專家來臺灣來做研討會,他們參訪了離台北最近的淡水的紅樹林,他們看到之後覺得臺灣這個紅樹林非常漂亮,也剛好那時台北市政府及台北縣要開發關渡新市鎮,在那個狀況下,中研院的周昌弘老師提出呼籲,希望政府把淡水紅樹林那個地方變成保護區,不要做新市鎮開發。當時這些國際學者一起發聲了,所以把它保留下來,之後這個濕地就變成北部地區一個很重要的自然資產。還好那時候沒有開發,而且後來又成立一個關渡自然公園。關渡自然公園現在已經是賞候鳥、水鳥很重要的基地。所以你看到這樣的連帶效應,它雖然沒有新市鎮,但是附帶產生很多對我們生活品質增進很多的這種效益。

那一個新市鎮因為沒有做,後來就慢慢往北移,現在就到淡水去了,在淡水還是把新市鎮做起來了。新市鎮做起來之後,因為人口越來越多,結果往台北市就塞車,所以就希望做所謂的快速道路,就是北淡快速道路,從淡水到台北的一個高架道路,那個高架道路的規劃就跨過淡水紅樹林保護區,這就變成兩個市長努力在推的一件事情,希望把紅樹林保護區解編這樣子,獲得很多民眾的支持,因為淡水那邊現在住很多人。當然這個紅樹林保護區不能解編,因為它非常具有歷史意義,而且很重要。不能隨便這樣就為了這個塞車問題解編,這是我們自己城市規劃的問題,規劃不好然後變成要去做這種很糟糕的調整,不應該做這種事,所以我們應該要重新去思考北部地區的城鎮規劃,而不是遇到塞車這種問題就去解編保護區。

E.2015年濕地保育法正式施行

再來我們講跨國境的濕地保護。在臺灣第一個自然保護區之後,到2015年有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就是「濕地保育法」,簡稱叫「濕地法」。濕地保育法,立法院三讀通過2015年開始實施,這算是很指標性,因為臺灣在過去沒有任何一個為自然棲地而設的法令,這是第一個。

為什麼會設這個法令?理由很簡單,我們要跟拉姆薩公約接軌,大家知道臺灣因為國際地位的問題,沒辦法參加拉姆薩公約。沒辦法參加不代表我們不能做,所以我們國內還是要先把濕地保育做起來,用濕地保育跟國際做連結。施行濕地法是臺灣保育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因為這是第一個為棲地而擬定的法案。做濕地保育一定要有目標,而這個法案進行「國家重要濕地指定」就是我們的標的。

重點摘要 10. 臺灣的濕地保育

F.國家重要濕地的指定

在拉姆薩公約到2018年4月的統計,全世界已經有169個國家參加,指定了2,306個重要濕地,面積合計有將近2億3千萬公頃。圖中是這些濕地在全球的分布,最密集的在歐洲,因為整個歐盟很積極地在推動環境保護。

圖 32. 拉姆薩公約濕地統計 (至2018年4月)
來源:Ramsar Sites Information Service https://rsis.ramsar.org/

歐盟他們會那麼積極有原因的,因為歐洲可以說是全世界最早被破壞得很徹底的地方,你現在去歐洲看林相都很單一,因為這些林相都是重新再恢復的,有很多稀有植物早就不見了,生物多樣性很低,歐洲他們身受其害,所以知道生態環境不能再失去,就非常努力在做環境保護。

然後延伸過來這一塊是美洲,中美洲這一帶被指定的濕地也很密集。以上大概是目前國際對濕地保護的狀況。

臺灣是在2015年濕地法施行之後開始指定重要濕地,分成「國際級、國家級跟地方級」這三個等級。

臺灣在早期還沒有濕地法之前,已經設有保護區,像紅樹林就是濕地系統的保護區。臺灣已經公告的保護區有78個,在濕地法指定之前,裡面關連到濕地的就有15個,都是一些比較大型的、面積很大的濕地。比如大武山自然保留區的大鬼湖,南澳的闊葉林自然保留區的神祕湖,鴛鴦湖自然保留區、陽明山的翠翠谷生態保護區等,這些都是很早就成立的在山區裡的大型保護區。

重點摘要 11. 臺灣已公告的濕地保護區

右圖是整個國家重要濕地目前的分布:國際級的濕地指定了2個,都在台南,一個是曾文溪口,一個是四草,這其實就是黑面琵鷺保護區,因為牠是全世界很關注的候鳥,所以那邊就靠黑面琵鷺在打國際名聲,因為臺灣保護是做得最好的,甚至有些個體已經在臺灣定居在繁殖,這在過去不會有這種狀況,牠一定是會遷徙的。

國家級的有40個,地方級的有16個,暫定地方級的有3個,暫定的意思就是,政府他希望去指定,但是面臨到障礙,暫時無法指定。這個障礙就是因為濕地跟人關係很密切,所以在指定國家重要濕地的過程裡面,特別這地方如果是過去居民傳統在利用的地方,一聽到要被指定為保護區這件事就嚇死了,因此就沒辦法指定。臺灣因為已經被灌輸一種觀念,一旦形成保護區後,你就什麼都不可以做,這就是過去我們種下的惡果,就是一直用這種方式在經營保護區,所以到現在只要民眾一聽到保護區就嚇死了,這個觀念當然慢慢被改變掉,因為這絕對不是現在的保育思潮。

圖 33. 國家重要濕地分布圖 (至2023年3月)
來源:營建署濕地保育資訊網 https://wetland-tw.tcd.gov.tw/tw/GuideMap.php

主題 2. 濕地的定義

A.學術定義

「濕地」的定義,大家可能會想到水,大家想像的濕地都是你看到的水的範圍,認為那個叫「濕地」。實際上,「濕地」的定義並不是這樣子。

我們來看一個比較早期的學術的定義。為什麼會要去做定義?因為如果你要做學術研究,不預先做一個定義是沒辦法做的,所以學術都要所謂的「硬定義」,堅硬的 「硬」,意思是有一些東西你是很難去定義它,但是你還是要定義它,硬是給它一個定義。定義之後就遵循,然後你就發現有好多的例外,或是沒辦法套用的情況,接著就要去修改那些定義。這是必然的。

「濕地」的定義是:「介在陸地與水域之間,地下水位經常位於地表或近地表,或是土地經常被淺水淹沒的地區。」這個定義有點詭異,為什麼是在陸地?陸地不是我們可以理解,為什麼水域不是?它就介在陸地跟水域的中間那一塊,不是含水域那一塊。也就是說我們今天去看日月潭,它有一大塊不是濕地,因為那一大塊是水域,濕地是指陸地一直過渡到水域的中間這一塊,這強調一件事情「土壤裡含水的情況」。你從這個定義看到學術對濕地所做的定義,就是土壤含水的狀況,土壤要經常性的含水,這樣叫做「濕地」。

可是「經常性」就出現一個問題了,那到底要多常才算經常性?多不常不算這樣子?這就開始有一些爭論。

我們再看另外一個學術的定義,這是在美國過去在管理濕地用的一種定義,基本上的準則也是跟土壤有關,他們用土壤含水的狀況來定義濕地,基本上專業領域者過往對濕地的定義都是這樣子,但是一般人比較少從土壤的角度出發,一般人只看水的狀態。

重點摘要 12. 濕地的定義

示意圖. 濕地:土壤經常性地含水

為什麼會強調這個?因為講到土就跟植物有關聯,因為濕地植群是我們拿來判別濕地一個很有用的指標,甚至可以不用去測量土壤的水。我們如果預先把一些植物做它的環境的定義的話,我們可以直接去看有沒有那個植物的出現,或它出現的量有多少來定義這個濕地,這是最實用的方法。因為那個濕地的土壤的含水,經常性地含水,到底有多常,還是多不常?如果你今天去的時候剛好是乾季,那它是不是濕地?這時候你很可能就被這土壤騙了。但是這個濕地植物不會騙你,植物還是在那裡,只是這時候是乾旱期,所以你就可以定義這裡是濕地了。定義植物會比定義土壤要有用很多。

B.拉姆薩公園的定義 = 濕地保育法的定義 (法律層面定義的重要性)

我們來看一下拉姆薩公約對於濕地的定義,因為這公約要去簽署,一定要先對濕地的標的有很清楚的界定。我們臺灣的濕地保育法也根據拉姆薩公約直接翻譯,我們濕地保育法的文字,去對應拉姆薩公約英文原文,一模一樣沒有改。拉姆薩公約定義的濕地, 「指天然或人為、永久或暫時、靜止或流動、淡水或鹹水或半鹹水之沼澤、潟湖、泥煤地、潮間帶、水域等區域,包括水深在最低低潮時不超過六公尺之海域。」

它的定義涵蓋「人為」的濕地,意思是 「人工濕地」 也是。什麼是「人工濕地」?像石門水庫就是人工濕地,石門水庫本來不是一個很大的水域。在台北的話,就是翡翠水庫,翡翠水庫是因擋起來蓄水之後,它才變那麼大,所以這一類的是人工濕地。

重點摘要 13. 拉姆薩公約的定義

「永久或暫時」,意思是不管是暫時性的也好,或者是永久的水域;「靜止或流動」的,有沒有在流動都沒關係;然後「淡水或鹹水或半鹹水」也要納進來;還有好幾種類型「沼澤」、「潟湖」,潟湖在臺灣的西部海岸很多,還有「泥煤地」,泥煤地是在北方的一種泥炭苔濕地,泥炭蘚,在園藝上培育蘭花有用一種介質叫水苔,水苔就是從那種泥煤地挖出來的;還有「潮間帶」、「水域」。所以拉姆薩公約把「水域」定義進來了,範圍要比前面所談的學術定義要廣泛很多。

為什麼拉姆薩公約要什麼都納進來?因為這樣才不用再去為了其他特例去一個一個定義,就乾脆把可能的濕地都納進來,納進這麼多的濕地類型有一個特別的條件是-水深在最低的水位的時候,不會超過6公尺的海域,也就是6公尺以內的淺海才算,6公尺深以後的海域不算。

這個6公尺怎麼算出來的呢?原來這是跟植物的需求有關。有一些植物是長在海洋的,它需要陽光才能光合作用,太深的海,陽光照不到這些植物,植物它就不見了,所以用了一個標準「6公尺」。所以拉姆薩公約把這些廣義的濕地全部定義進來,我們臺灣的濕地法就根據拉姆薩的定義來延續,這叫做法律上的定義。

法律層面的定義,比學術定義要重要很多,為什麼?為什麼我們的法律要去定義濕地是什麼?

在保育科學裡,保育的施作很重要的觀念就是「保育的基礎是法律」。這是唯一的生物科學裡面跟法律有關的。為什麼?因為法律才有強制性。所謂強制性是說:如果你違反這個法律的話,你會有麻煩,簡單就一點就罰錢,糟糕一點就是要抓去關,就是法律。

對人民來講他會盡量不要去做(違法的事),為什麼?因為第一個,罰你的錢,影響到財產的問題;第二個,限制你的自由,把你抓去關,這是我們最不想要遇到的狀況,所以,有法律才會對一般民眾有約束。所以你看到所有臺灣的保育相關的法案都有罰則的,不罰的話,民眾就無關痛癢。我們在執行保育的時候不能用道德勸說,有些人會聽勸、有些人不聽勸,有些人遵守、有些人不遵守,所以一律就是用法來罰。保育就是要靠法律來執行。

所以在法律上要給濕地一個定義,清楚地定義了這濕地的位置的狀況之後,民眾才會知道:那地方是濕地,我不能去做這些事情。查緝也才有依據。

法律這方面,我們過去比較不會去討論。像我們前面都在講植群,跟我們臺灣植群最有關係的一個法律叫「森林法」,森林法也是臺灣很古老的一個法律。可是臺灣的森林法並不是為了保育而產生的,而是為了砍樹產生的。因為早期在砍樹,砍樹要有一些規範,所以才有森林法。砍完樹要怎麼去造林,這些造林以後要怎麼去經營,都在森林法裡面。慢慢地現在走向自然保育之後,森林法才慢慢納入保育條文進來,這是一些時代的轉變。政府有一個全國法規資料庫,你可以上去看森林法的那些條文,從最早的版本,什麼時候修改了哪些條文,都有一個歷史脈絡,你可以看到個演變。

全國法規資料庫:森林法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M0040001&kw=%e6%a3%ae%e6%9e%97%e6%b3%95

C.濕地範圍的界定

我們舉一些濕地的例子,照片中是一種大家最熟悉的濕地的模樣。這是臺灣中海拔最漂亮的一個濕地「鴛鴦湖」,它是臺灣中海拔濕地裡排前五名的,面積很大,但實際上它是堰塞湖。這裡原本是一個很寬闊的谷地,有一些山崩把某個地方擋起來之後,慢慢積水形成這麼大的一個湖。

照片 97. 鴛鴦湖 (待補)

這是潮間帶。依據拉姆薩定義,黑面琵鷺保護區就是濕地,它是潮間帶的位置,水深不到6公尺深,所以這樣子就是濕地了。過去一般人的觀念可能不會認為潮間帶是濕地,但是潮間帶是在法律定義的濕地。

照片 98. 曾文溪口濕地(待補)

這個是一個很有名的湧泉,在屏東,叫「五溝水」濕地,就拉姆薩定義來講,它是所謂流動的水,不斷地有大武山的湧泉冒出來。

湧泉生態系在濕地裡面扮演一種「植物多樣性維護」的角色。如果你去野外,看到河道上有一塊特別多密集的水生植物在那裡,注意一下它的水是不是特別乾淨,可能跟湧泉有關係,因為水生植物很不耐污染。

照片 99. 五溝水濕地 (待補)

這個是梯田。臺灣早期很多梯田,特別北部的梯田是拿來種稻的,因為北部很多山,平原很少,在山裡面種稻就要開墾成梯田,梯田要蓄水就變成濕地了。

為什麼梯田也算濕地?雖然梯田是人為的,它也在濕地保育法裡面講的「人為」的濕地,通常我們叫「人工濕地」,現況有很多都是這種人工濕地。

照片 100. 濕地範圍的界定:石門梯田

大家可能會納悶說,保護這種人工濕地要做什麼?以前我也不覺得人工濕地有什麼好保育的,這個人工濕地是我們產生的啊?但是我跟大家報告,保護人工濕地非常重要。有一次國際濕地大會,有位日本京都大學的學者,他之前是做環境工程的,他並不是像我們這種是學生物科學出身然後去做保育的,他是環境工程方面的教授,但後來他在保育界很有名,因為他發現了一個很重要的事情。

日本最大的湖叫「琵琶湖」,在京都的旁邊。這個湖很大,有點像是一個內陸海。過去在琵琶湖的湖邊有很多開闢出來的水稻田。這一個大湖除了供給關西幾個大都市的飲水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漁產,這邊漁業很發達,可是慢慢地在開發的過程裡面,他們感受到琵琶湖的魚越來越難抓、越來越少,他們就去探討為什麼會這樣。這麼大一個湖,四周的民眾都靠這個湖在維生,抓魚抓不到,問題就很大,結果這個學者他就發現,魚越來越少,是跟這些水稻田有關。

這些水稻田開闢出來之後,有一陣子他們開始用農藥,只是他們更早用了農藥就發現琵琶湖裡面的魚變少了。一開始他們覺得是農藥污染了琵琶湖,可是實際上農藥污染是很輕微的,因為琵琶湖的水的流動很大量,所以感覺不到農藥的污染跟魚的減少有什麼關係,找不出原因。最後才發現,原來琵琶湖很多魚苗是游到稻田裡面去躲避天敵,稻田是魚苗的庇護所。魚苗是在湖裡面出生,但是出生之後魚苗牠馬上往上溯,溯到稻田裡,因為稻田的水很淺,所以大魚不會進來。大魚進不來,魚苗就不會被吃掉,所以這些魚苗就躲到這些水稻田。所以農民在水稻田用農藥的話,這些魚苗就都遭殃了,所以是在這個環節出問題。

過去沒有這些稻田的時候,漁產沒有很多,魚苗大部分就是被大魚吃掉。但是魚苗可以上溯到水稻田之後,牠可以長到大一點再回到琵琶湖,牠就沒事,所以那時候漁產就變很多。但是一旦開始用農藥不得了,這些魚苗上來稻田之後反而自殺,牠就沒辦法再回去湖裡。這個教授他發現這些環節:這個水稻田是人工濕地,琵琶湖的漁產是靠人工濕地維持住的。所以發現這個關聯性之後,當然就不能再用農藥,漁產量就慢慢就恢復了,這是相當重要的一個發現。

老實講,濕地的環境跟人很有關係。長久以來,人已經在這地方做很多事情,所以這個濕地怎麼去變化或者是人怎麼去做,關聯性都很大,包括我們人工產生的濕地。所以有時候你會覺得很訝異,如果就傳統觀念來講,我們都會很希望恢復大自然,這裡不是濕地的地方,就不應該讓它變成一個濕地,我們可能都會有這種想法。但是你去看先進國家的做法,他們有一種概念叫「濕地營造」,他們在不是濕地的地方把它營造出濕地來。這跟我們的保育觀念好像背道而馳,但是實際上他們經過很多研究之後才發現,這個濕地一旦做出來之後,對當地的環境可能是有一個正面幫助,他是有規劃性地去做這些事情。這就是人工濕地的一部分,我們就用日本琵琶湖的水稻田的例子跟大家介紹。

照片中的這一種也是濕地,看不到水,一個森林裡面包著一片草原。如果以後我們在野外看到這種景觀,你就要猜,這一塊草原可能是濕地。

這裡下大雨的時候會積水,水位很高。水位很高的話,木本植物是不耐的,因為木本植物的根需要通氣,土壤裡面要通氣,所以當這個地方的土壤很潮濕的狀況下,木本植物種子它可能發芽了就死掉,因為土壤裡面沒有足夠的氧氣。所以你可以看到,木本植物都留在草原的外圍,不會到草原裡面來。而這些草本植物是特別的,可以耐水的,所以就一直殘留在這裡。

所以以後我們到野外看到這一類的生態就可以猜測說,這一塊可能是一個濕地,但是也有可能不是,也可能就純粹是人為開墾的,可以看裡面的一些物種來判斷、來決定。

照片 101. 翠翠谷

主題 3. 濕地的功能

A.維護生物多樣性

濕地保護了很多生物,甚至有些生物一定要在濕地,所以濕地是一個生物多樣性的保育的重心。我們在後半段講臺灣的濕地植物的時候,會有一個簡單的統計,大家來看看臺灣的濕地植物有多少。

**a.提供濕地生物的棲地
**你想想看,這些植物就是要依賴濕地維生,如果沒有濕地這個生態系統的話,這些植物就馬上消失了,除非我們用一些特別的方式把它保留下來。

濕地在臺灣的總面積比例來講其實是很小的,但濕地的植物種類比例其實還不低,所以你想想看,那麼小的面積,但是它保留的種類是滿多的,這對生物多樣性來講,是滿有價值的。

這邊舉一些會在濕地出現的生物,像大家耳熟能詳的「水韭」,在陽明山國家公園只有夢幻湖才有的物種;還有「山椒魚」這一類,比較屬於高山的濕地的生物;這一種比較名不見經傳的植物,實際上很稀有,叫「大吳風草」,開花很大朵,只有在陽明山一個濕地有,但是它就沒有水韭那麼受到重視;這種稀有淡水魚-「臺灣細鯿」,這些你都可以視為濕地環境的一些生物。

重點摘要 14. 濕地是保存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環境

b.提供非濕地生物的食物

不只植物本身在濕地,動物也在濕地,因為牠要喝水。所以做野生動物監測的人很喜歡去高山的濕地放自動相機,拍到動物的機會最多。特別在臺灣的高山,濕地很少,原因是我們高山的地質很破碎,所以雨下來之後就進到土裡面、進到岩石裡面,不會留在地表,所以這一類的濕地很重要。

照片中是拉姆薩公約定義的 「 暫時性的濕地」。在森林裡面,有時候剛下完雨,因為這底下可能有一點點黏土,雨下來之後不會很快地滲進土裡面去,積了一點水之後,在積水旁邊看就可以看到一些動物的腳印,動物就有來拜訪,為什麼?因為這是好不容易出現的水源,牠就趕快過來喝了。所以這一種暫時性的濕地對動物來講很重要,我們可能會覺得暫時性的濕地沒什麼,它也沒有水生植物,但是它對動物就很重要。

重點摘要 15. 小型的森林濕地是野生動物的重要水源

c.穩定生態環境(如固碳)

對我們整個生態系統的循環來講,濕地也很重要,特別是濕地對「元素的循環」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現在我們都在講全球暖化,我們很注重這個生態系統到底幫大氣、或是幫地球固定了多少的碳。

這是過去臺灣發表的一個資料,這個研究發現紅樹林比我們過去傳統的造林多很多的固碳能力。所以你想想看,當時如果淡水竹圍的紅樹林被清除掉了,就是很直接的碳的損失,因為紅樹林固碳能力很強。不同森林的碳吸存能力如右表,大家可以比較一下。

重點摘要 16. 不同森林的碳吸存能力

以上就是濕地在維護生物多樣性的功能:第一個是「提供濕地生物的棲地」;第二是「提供非濕地生物的食物」,陸生的像水鹿或食蟹獴等,牠會到水域邊去覓食;以及第三個功能「穩定生態環境」。

B.供給人類社會需求: 飲水、食物、遊憩、水文調節

我們前面講到濕地跟人類很有關係,像日月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幾乎把濕地對我們的貢獻都包含進來,包括飲水、灌溉、發電、遊憩,這些是日月潭很重要的功能。

照片 103. 濕地供給人類社會需求:日月潭

除了這些之外,我們要知道我們最重要的糧食作物,稻米,稻子就是濕地植物,稻子需要生長在濕地環境,所以濕地供養了我們人口很多的糧食。

照片 104. 濕地供給人類社會需求:稻田

早期達悟族到蘭嶼去的時候,是滿不容易的一件事,為什麼?因為蘭嶼島面積很小,但是蘭嶼因為有比較高的山所以有一些湧泉,這些湧泉可以讓他們種水芋。你如果到太平洋的一些熱帶島嶼,很多島嶼沒辦法去種芋頭這些作物,因為沒有這麼多的淡水環境可以種作。人類在播遷的過程裡面,濕地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沒有糧食當然我們就沒辦法活。

照片 105. 濕地供給人類社會需求:水芋田

另外,濕地對我們很重要的功能是它可以做水量調節。現在都市新規劃區域會規劃一些的公園,你仔細看公園幾乎都有低窪的地區,表面上你看不出來。規劃師他們是看地形或是探測以後,發現地面水會往這邊低窪地集中,就把公園設計在這裡。所以這些低窪地方現在不蓋房子,而是做防洪的功能,把這裡改造成像公園一樣,平時旱季的時候來這邊可以玩,雨季的時候這邊就變成滯洪池調節水量。慢慢地,久了以後,你會發現那個地方是一個人工濕地,以後會開始出現一些水生植物。

照片 106. 文化大學林園區生態池

這一個是我們臺灣不會接觸到的功能:提供燃料。照片中這叫泥炭,泥炭過去在北方是一種很重要的礦產,這種泥炭採集船把泥炭挖起來,這是一種煤,在冬天拿來當燃料。

以前沒有石化燃料,瓦斯也不普及,最早就是用泥炭去燃燒,冬天暖爐要用的,所以以前在北方很大面積的濕地裡有很多的泥炭採集船去挖,一邊開一邊挖,挖出很多爛泥。

我們現在知道開採泥炭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因為泥炭是生物分解而產生的,泥炭層裡蘊藏很多甲烷,一挖之後,底下的甲烷就溢散到大氣去。甲烷也是溫室氣體,造成全球暖化的問題之一,所以開採泥炭慢慢已經停擺了。

照片 107. 泥炭採集船

這一種是很特別的濕地利用,浮在水面上的這些,是一種水果,叫做「小紅莓」,又叫「蔓越莓」。蔓越莓是這樣採收的。

很多人不知道蔓越莓是濕地植物。蔓越莓不是整株浸在水裡面,它是枝條要在空氣中,根在長期潮濕的土壤裡的濕地。因為紅莓果實很小顆,植株很矮,你要是去一顆一顆這樣採,會採到昏倒。栽種紅莓的農民就順著這個特性,紅莓本身就種在濕地這種田裏面,等到果實成熟,農民就放水把這些紅莓全部淹蓋,再開著一種小船去打紅莓的植株,把果實全部打下來,紅莓果實很輕就浮上來,浮滿整個水面,再用這種擋板去收集,接著把果實全部抽上卡車,很大面積的田一天就全部採完了。

照片 108. 採收蔓越莓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

照片 108-1. 浮在水面的蔓越莓果實

照片 108-2. 野生蔓越莓

你注意一下我們市面上有國外進口的藍莓跟紅莓兩種莓果,藍莓的價格要比紅莓貴很多,紅莓很便宜,就是因為紅莓能夠這樣採集。這真的是一個很厲害的做法,順應紅莓是濕地植物的特性,他去放水讓果實浮起來採收,採收完再把水排掉。這是一種我們對濕地的利用比較特別的一種狀況。

濕地跟我們生活是關係滿密切的。只是我們不會去想到它很小的面積,供養那麼多的人口。

過去來講的話,有些人不認為河流在濕地的範圍,但是法律上的定義是把河流放進來,擴大濕地的定義,對生態的保護可以比較周全:淡水的部分,任何深度都算;鹹水、海洋的部分,會有6公尺的深度的定義。

重點摘要 17. 濕地的定義

專題討論:各類型保護區的保育強度不相同

我們補充說明林務局自然保育網在棲地保育這部分的資料。我們臺灣保護區的名字很複雜,有「自然保留區」、「野生動物保護區」、「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自然保護區」,還有「國家公園」,因為國家公園屬於國際自然保育聯盟定義的保護區的其中一種,只是國家公園的保護的強度不像自然保護區、自然保留區那麼強。國家公園允許比較多的人為的干擾。

但是你注意一下,國家公園裡面有一種國家公園自己公告的保護區,叫「生態保護區」,例如陽明山國家公園自行定義的「夢幻湖生態保護區」,玉山國家公園的「楠梓仙溪生態保護區」。在臺灣你會看到「生態保護區」,它跟「自然保護區」、「自然保留區」這些是不一樣的,差異在於法規的問題。我們前面提到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保育一定要有法律,沒有法律依據,保育就不用談了,用道德勸說是行不通的。所以這些保護區、保留區全部都有法律的依據。

第一個,「自然保留區」。自然保留區所根據的法律是「文化資產保存法」,文資法裡面定義了自然保留區,主管機關過去是文建會,現在叫文化部。為什麼生態保護的觀念會在文化資產保存的法案裡面?其實是因為以前在建立文化資產保存法案的時候,在那個時代還沒有自然保護的專法,所以文資法就把自然保護的觀念綁進來了。當時唯一跟自然比較有關的是森林法,可是森林法主要是在砍樹跟造林,那個時代森林法沒在做自然保育,所以自然保育就交給文建會主管的文資法,現在由文化部管轄。雖然在法律上文化部在管轄,可是實際上是文化部把業務交給林務局,權責比較統一,所以自然保留區現在還是林務局在管理。

圖 34. 各類保護區一覽
來源:林務局自然保育網 https://conservation.forest.gov.tw/habitat

第二個,「野生動物保護區」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這兩個保護區,是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所設立的,法案不一樣。第三個是「自然保護區」,這是依據「森林法」。最後,「生態保護區」是依據「國家公園法」。所以我們有四個主要的法案跟保育有關,創造出來的保護區的名稱就不一樣。

再來是最新的-2015年的「濕地法」。濕地法規範的保護區叫「國家重要濕地」。這些法律在位階上都是等重的,有一些可能是重疊的,舉例比如夢幻湖是國家公園的生態保護區,但是它也是濕地法裡定義的重要濕地,所以這雙重的狀況的話,之後就要修法。

林務局自然保育網/棲地保育:https://conservation.forest.gov.tw/habitat

主題 4. 臺灣濕地在政策管理上的主要分類

這是我們國家重要濕地的分布圖,這個主題要說明濕地在政策上的管理。

總而言之,「濕地」 ,不見得你一定要看到水,水可能是藏在土壤裡面,你看不到。我們法律對濕地的定義是很廣的。例如拉姆薩公約定義溪流也是濕地,湧泉形成的溪流也是濕地,所有的淡水的水域都包含在法律定義的濕地裡面;海水的話,就是定義水深6公尺以內的海域。

臺灣濕地在政策管理上的主要分類,因為保育會跟政策有關係,所以要去了解相關的權責。目前臺灣的一些調查裡面,大概把濕地分成三個類別:「海岸及平原濕地」、「森林型濕地」及「湧泉濕地」,以下分別說明這三類濕地的狀況。

重點摘要 18. 國家重要濕地分布圖(至2023年3月)
來源:營建署濕地保育資訊網 https://wetland-tw.tcd.gov.tw/tw/GuideMap.php

A.海岸及平原濕地:營建署與地方政府管理

國家重要濕地分布在全臺灣,可是推動濕地法案的主力單位是營建署,幾乎臺灣這些濕地的保育跟營建署的關聯性比較強,經費也是由營建署來編列。比如說各地方縣市政府常常會有一些跟濕地保護有關的經費,都是營建署撥的,所以基本上跟營建署比較有關係。

大部分的國家重要濕地的位置比較靠海邊跟平地,為什麼?因為過去傳統上營建署所管轄的土地就是位在比較低海拔,一直到海岸的這些地方。

B.森林型濕地:林務局管理

往內陸走的話,就是林務局管轄的林班地為主,所以在森林的系統裡國家重要濕地就很少,為什麼?因為推動濕地保育的主力單位是在營建署,不是在林務局,所以目前山區的這些濕地,在管理上稱做「森林濕地」,這是為了跟海岸跟平原的濕地做區隔。

所以臺灣的濕地的主管機關有兩個,是以土地管轄的區域來劃分:營建署管理海岸到比較低海拔的地區的濕地,而比較靠內陸到高山的濕地由林務局管理。

C.湧泉濕地:視情況

湧泉濕地的主管機關要看湧泉所在的位置來決定:比較靠山區的湧泉濕地,可能就林務局去處理;如果是比較靠海邊、平原的湧泉濕地,就營建署來管理。

D.以森林濕地為例,說明濕地在臺灣的部分概況

右圖是臺灣森林濕地的分布,臺灣有超過270處森林濕地。近年林務局有一些專案,文化大學森林系有個團隊持續在幫林務局建立這些資料,以現在比較新的數字,森林濕地可能可以超過300個。

這些森林濕地有集中性,主要集中在北部跟東北部,在宜蘭、台北、新北跟基隆這邊。中央山脈稜脊上面也很多,在稜脊的這些水池是我們在登山很重要的水源,叫「高山水池」,高海拔的水池,大部分叫「看天池」,它是暫時性的水池,只有少數是恆定性的。高山水池的特性跟中低海拔的水池的特性都完全不一樣。

重點摘要 19. 臺灣森林濕地分布圖
來源:蘇夢淮, 臺灣森林型濕地資源調查先導計畫, 102年, 林務局.

森林濕地在西部很少,西南部幾乎是沒有,除了人工建立的一些水庫以外,但水庫不在我們森林濕地調查範圍內。所以你看到西南部這一塊是幾乎很缺的,為什麼會這樣?這個其實我們想想看,過去嘉南平原在日本人還沒有做嘉南大圳之前不是種稻的地方,以前都是旱作,對這塊地方來講,水是很缺乏的,這是臺灣的特性。

這個特性可能來自幾個:一個是西部這邊雨量相對不多,雨量不多不是說它年雨量總雨量,因為年雨量總雨量很高,可是因為它都很集中,都是豪雨,在短時間就下很多雨這樣;再來是這邊主要的地質底下比較破碎,所以水下來之後很快就進到地下水系統,沒有留在地表,所以就很缺乏這種森林濕地。所以基本上濕地就跟水分的供給有關。北部跟東北部的濕地特別多,就是因為這邊幾乎一年四季都是恆濕的,不斷地有雨,這邊會比較多濕地出現,就是不斷地在下雨。

最後一點是,我們完全沒有鹹水湖,或鹹水濕地,全部都是淡水的,這跟我們臺灣的地質有關。

我們來看森林濕地分佈的區域,縱軸是各區域濕地的個數,東北部、北部的地方森林濕地特別多,東部也不少,但是一旦到西部去就少多了,西南部更少,蘭嶼當然最少,不過蘭嶼面積很小,所以也不能完全看這樣的一個數字。總而言之,西南部是森林濕地最稀疏的地方。

圖 36. 森林型濕地之水平分布統計
來源:蘇夢淮, 臺灣森林型濕地資源調查先導計畫, 102年, 林務局.

以面積來講的話,我們的森林濕地的特性就是以小型的水池為主。過去森林濕地為什麼比較不受到我們重視?如果在山區一旦是很大的天然湖泊,過去都非常受到重視,像大鬼湖、鴛鴦湖這些很早就被設立成自然保護區了。以前不重視小水池是因為認為那小水池沒什麼東西。但是後來我們做了這個研究之後,發現小水池其實很重要,這種觀念跟過去不一樣。過去那種保護區的設立是用大保護區的方式在做,其實是不太正確的做法,找一個保育的明星(物種)過來,把它保護住,但這其實這對整體的保育沒有太大的幫助。

我們看森林型濕地面積分布統計圖:縱軸是濕地的個數,橫軸是濕地面積,單位是公頃。面積小於0.025公頃的濕地很多,65個左右。0.025公頃面積大概多大?是比15公尺乘以15公尺再稍微大一些而已,這個面積其實是很小的。然後你看大型的1~10公頃的濕地,在臺灣不到30個;再更大的,10~100公頃的濕地是個位數;100公頃以上的只有1個,那一個是宜蘭太平山的翠峰湖,唯一的一個森林型濕地是這麼大的。所以臺灣的森林濕地都小小的,這是特性,那我們就不能把它忽略。並不是說森林濕地它面積小、數量很多,我們就要把它列入考量,而是它的生物多樣性保存的能力很強。

這些比較小面積的濕地,不一定水量會不穩定,有一些是恆濕的,特別在東北部的小濕地,因為有雨水持續在供應,所以基本上東北部的小濕地是恆濕的。

圖 37. 森林型濕地之面積分布統計
來源:蘇夢淮, 臺灣森林型濕地資源調查先導計畫, 102年, 林務局.

提問:一塊濕地一年當中有時乾、有時濕,你看到的時候怎麼知道那裡是不是濕地?
如果是一塊濕地的話,它在旱季的時候也會有濕地的特徵,還是有一些判定的方式可以判定得出來。比如我們如果對植物有一些預先的定義,定義哪一類的植物是屬於濕地的,也還可以定義到這植物對濕地的需求程度,我們可以看到從需要純水生的,一直到有點半陸生的,然後一直到只能長在陸地的,植物都是一連串地這樣的過渡。有些種類它是半陸生半水生,當然它對濕地的需求就有一個比例,它不會那麼喜歡水,但是可能又離不開水。所以我們在學理上就要給它一個需水程度的比例。

如果我們把臺灣的所有的這些植物的定義都找出來的話,我們在野外調查的時候就很容易了,因為我們只要去比對有哪些種植物,就可以知道這裡的狀況。比如說我們看到有一個地方是乾的,但是長了一片可能完全需要水的植物在這邊,你就可以知道這一塊地方其實過去應該是經常性有水的,只是剛好我們來的這段時間水乾掉了,就這麼剛好這樣子。所以會有一些判定的方法,有些調查是滿容易的,不會太困難,因為濕地跟陸地中間的區域,你很容易用植物來做一個界定。

另外我們看一下臺灣的森林濕地的海拔。基本上森林濕地的海拔以2,000公尺~3,000公尺是數量最多的;再來是1,000公尺以下這種比較低海拔的;從1,000公尺~2,000公尺這一塊是最少濕地的,大概是這樣的情況。所以森林濕地有一些海拔的差異,不是很均勻地分布。

為什麼海拔2,000~3,000公尺有很多森林濕地?是因為臺灣的霧林帶主要在這個區域,霧林帶裡面很多濕地而且幾乎都是恆濕型的,所以霧林帶這個生態系統在濕地的保育上也很重要,像鴛鴦湖就是。其實那時候我們有一些有問題的地方,例如鴛鴦湖的海拔沒有到2,000公尺,它是屬於海拔1,000~2,000公尺這一個類別的,我們當時沒有用生態系統去定義它,直接用海拔做簡單的切分,所以當時用海拔來切分有點問題,如果用霧林帶來切的話,霧林帶下方的楠櫧林帶它的濕地要更少。

圖 38. 森林型濕地之海拔分布統計
來源: 蘇夢淮, 臺灣森林型濕地資源調查先導計畫, 102年, 林務局.

主題 5. 臺灣的濕地植物相

A.物種統計:共459種

我們看臺灣的濕地植物分類統計,依目前來看,新版的紅皮書評估了5,000多種植物,這5,000多種植物裡面有744種,將近800種,是「外來入侵種」。稱為「入侵種」是因為這些種類已經在野外立足,也把這些外來種納進來評估。我們把全部植物5,244種,扣掉外來種744,所以評估有4,500種的原生種,原生種裡面有1,181種是特有種。

我們再把這些植物全部去做評估,把濕地植物抽出來。所謂「濕地植物」的基礎定義就是指,這種植物在生活史裡面至少某一段時間它需要土壤水分比較充足的時期。

把濕地植物抽出來之後發現,在4,500種原生種裡面有371種原生種屬於濕地植物。在比例上來講,大概有將近1/10的物種是濕地植物,可是我們的濕地面積不到陸地的1/10,連1/100、甚至1/1000可能都不到,但是我們有將近1/10的原生種是濕地植物。

用這樣的比例來看,你就知道濕地生態系保存了滿多的不同種類。這種森林濕地生態系如果把它抽離掉的話,馬上臺灣原生種的數字就減掉300多種,這就是濕地植物的情況。在濕地植物裡面特有種有21種,外來種有88種。

表 21. 臺灣濕地植物分類統計表
來源:蘇夢淮, 臺灣森林型濕地資源調查先導計畫, 102年, 林務局.

接著看,「石松類」是指石松、卷柏這一種的;「蕨類」是指一些比較傳統的高等蕨類;「裸子植物」是指松柏類的松樹、柏樹。從表中可以看到,裸子植物在臺灣,完全都沒有濕地植物,裸子植物數字全部是零,這是臺灣裸子植物的特性。我們在臺灣有一種非常普遍的落羽松,它是濕地植物,但是大部分人把它種在陸地,很少人把它種在濕地環境,但是落羽松的原生地是在北美的沼澤;再來是「被子植物」是濕地種類最多的,有437種,佔的比例最高。被子植物裡是單子葉比雙子葉多,因為單子葉對水的需求比較高。

以科的豐富度來排名的話,臺灣的濕地植物最多的是「莎草科」,有107種,再來是「禾本科」,但是數字就差很多了,禾本科24種。

以後你如果出去做調查,看到一片草地很多莎草科的植物,它可能就是這時候是乾旱的,但是是經常會有積水的濕地。

近年來台中有一些新興的公園有做滯洪池,裡面會有很多是莎草科,像「水蜈蚣」、「香附子」這一類就是很常見的、跟水有一些關係的草地植物。

再來是「蓼科」、「水鱉科」、「車前科」,車前科是車前草這一類的,不過車前草不是水生的,是車前科裡有一些種類是水生植物。

其他的科名還有「千屈菜科」、「菊科」、「狸藻科」、「眼子菜科」、「柳葉菜科」、「母草科」、「燈心草科」等等。

表 22. 臺灣濕地植物科豐富度排名、屬豐富度排名
來源: 蘇夢淮, 臺灣森林型濕地資源調查先導計畫, 102年, 林務局.

以屬的豐富度來排名的話,莎草科裡就是「莎草屬」種數最多;種數排名第二的「飄拂草屬」也是莎草科;再來是「蓼屬」、「狸藻屬」、「荸薺屬」、「燈心草屬」、「母草屬」等這些。所以臺灣的這些水生植物,你看到這些名字會不會有感覺?感覺上是很難認的,因為莎草科跟禾本科原本就是很難辨認的植物,長出來的都是像很簡單的草,連開了花也認不太出來,所以做水生植物的這種調查不太容易。

如果你看到開花很漂亮的,像「水丁香屬」、「水豬母乳屬」,「眼子菜屬」這一類的,花很漂亮,但是這些種類不算太多,大部分都是一片草。

以濕地植物分類統計表來看,包含原生種、特有種及外來種,濕地物種總計有459種。

B.特有種比例低(濕地 vs 全部 = 5.4% vs 20.8%)

濕地的植物相有個特性是特有種比例低,濕地的特有種只有5.4%*。臺灣全部的水生陸生植物加起來的話,特有種是20.8%。有些人看到濕地植物特有種5.4%這個數字,可能會覺得濕地特有種那麼少,保育的價值不高,因為我們在意的保育的標的都是特稀有植物。
*說明:這裡的原生植物總數是以特生中心最新的臺灣原生植物名冊裡的4,500種來計算,不是用臺灣植物誌裡的4,077種。)

特有種在濕地是很少的,為什麼?因為濕地最主要的種子傳播者是鳥類。當濕地植物傳播的時候,必須要從這一個水域到另外一個水域去,它不能在那邊乾等,等著降雨或其他原因讓兩個水域連結在一起才傳播過去,如果濕地植物的演化策略是這樣的話,它很容易就滅絕掉了。特別是小型的濕地是一個極不穩定的生態系統,它很容易乾掉、或者遭受環境的污染、或其他的變化,很快就會消失,所以如果這個物種是採取時間很久才去傳播一次的策略的話,它就會跟著這個濕地滅絕掉了。

所以濕地植物雖然長在水裡面,很有趣的是,它大部分的傳播都是靠鳥類傳播,它的開花傳粉也是靠昆蟲傳粉居多,靠水傳粉的當然有但是不多。比例上來講,濕地植物靠蟲傳粉的最多,種子是靠鳥類,還有一部分是靠風也是可以長距離傳播,基本上就是這些。這類的傳播方式比較不會受到地理的限制,很容易就從別的地方傳過來,如果族群消失了又再從別的地方傳過來。因此特有種不多。

臺灣過去水稻田用很多農藥之後,跟水稻伴生的那些濕地植物都被殺死不見了,結果一旦停藥開始做有機耕作之後,很多濕地植物就跑回來了,也不知道是怎麼出現的,但是它就是回來又開始長。這有可能兩個情況:一個是它的種子還在田裡的土壤裡,因為受到農藥的抑制它不發芽,當田裡的水變乾淨,種子偵測到環境變好了,就發芽了,這是第一個可能情況;另外一個情況就是,種子被鳥重新帶回來的。所以濕地植物的特有種比例低,臺灣跟全世界都一樣,相對於比較喜歡陸地的植物來講,濕地的特有種本來就比例不高。

C.外來種比例高(濕地vs全部 = 19.2% vs 14.2%)

濕地植物相除了特有種比例低以外,它的外來種比例偏高。全臺灣的濕地的外來種比例是19.2%,如果是全臺灣所有的植物來比的話,外來種比例是14.2%。濕地的外來種比例比全臺灣的水準多了5%,這表示濕地的外來種的情況比較嚴重,為什麼?因為濕地是比較脆弱的生態系,所以濕地植物的入侵,通常都會相當嚴重,不像陸地植物。簡單講就是濕地植物根本跑不掉,它被框在濕地的範圍內,當這地方有外來種入侵、又很強勢的話,原生種就不妙了,它沒有其他地方可以跑掉,所以濕地的外來種入侵的情況我們必須要關注。

所以「特有種比例偏低」以及「外來種比例偏高」這兩個特性,是濕地植物跟陸地植物不一樣的地方,在這邊提出來讓大家知道。

那麼臺灣濕地的外來種是哪裡來的?我們用外來濕地植物的來源分析圖來說明。這個統計圖顯示了一個很有趣現象,就是臺灣雖然在亞洲,但是亞洲的外來種濕地植物入侵到臺灣的,大概佔19%,也就是說臺灣的濕地植物裡有19%是亞洲來的,超過一半是遙遠的美洲來的,美洲跟臺灣相隔了太平洋,但是入侵臺灣最多的。

為什麼會這樣子?這是園藝的問題,很多水族造景用的濕地植物被引進到臺灣,水族這些植物很厲害,它都可以無性繁殖,只要有一點殘片就會長成一棵。以前的人只要不養魚或怎樣,就把土丟掉,只要土裡面有一些根,就會再長出一棵來,還有一些順著水溝到處流到處長,所以美洲的濕地植物在臺灣很多。另一個是土壤的問題,有很多園藝的土壤是美洲來的,這也代表貿易的問題,其實外來種的傳播,就是顯示哪些個區域的貿易往來最密切。

圖 39. 外來濕地植物的來源分析
來源:蘇夢淮, 臺灣森林型濕地資源調查先導計畫, 102年, 林務局.

主題 6. 臺灣的濕地植群

臺灣濕地植物的植群,基本上用比較大尺度來看,分成兩類:一類是草本,一類是木本,木本的比較少。

A.草本(多數)

草本的濕地植物很常見,基本上依它的生活型可以分成沉水型、挺水型、浮水型以及濕生型。

**a.沉水型:眼子菜、水馬齒等
**沉水型的植群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如「眼子菜」,照片中除了眼子菜之外,還有一種比較小的「水馬齒」。眼子菜、水馬齒是沉水的,意思是這類植物非常需要水,它一生全部要在水裡度過,這個水域要穩定,不然它很容易就會消失掉,沉水型的濕地植群是這樣。

照片 109. 濕地草本-沉水型:眼子菜、水馬齒

**b.挺水型:水毛花、荸薺等
**挺水型濕地植群,它的根是在水裡面,或是他可能一半泡在水裡,另外一半露出水面,像我們熟知的蓮花就是挺水型的濕地植物。

照片中是「水毛花」,在臺灣濕地裡很常見的一種挺水型植物,它通常會長成非常大的一片,這個地方是鴛鴦湖。

照片 110. 濕地草本-挺水型:水毛花

還有一種像「荸薺」這一類的,它是一半在水面下,一半在水面上。

照片 111. 濕地草本: 荸薺

**c.浮水型:滿江紅、浮萍等
**浮水型的濕地植物,比如「滿江紅」,這是一種蕨類,它浮在水上隨水來漂移,所以通常這一類的植群會發生在封閉型的水域,開放型的水域就不行,因為它沒辦法著根,所以水如果流動的話,它就會流走了,所以通常它在這種很封閉的水域才出現。

照片 112. 濕地草本-浮水型:滿江紅

**d.濕生型:睫穗蓼、桴藎等
**最後一種是「濕生型」。濕生型的意思是,你看到它幾乎都在陸地上,但是其實它的根長在土壤含水量很高的地方,土壤的水分要很多,但是它並沒有泡在水裡。

比如這是一種禾本科的「桴藎」,在臺灣北部水域很常見,有時會在岸邊長成一大片;另外還有「睫穗蓼」,都是常見的屬於濕地的植物,它們的根在含水量高的土裡,莖葉沒有泡在水裡。

照片 113. 濕地草本-濕生型: 桴藎

以上沉水型、挺水型、浮水型、濕生型這四類是草本濕地植群的狀況。

B.木本(少數)

**a.紅樹林:河口沼澤
**木本植物是比較不容易見到的濕地植群,臺灣最大宗的木本濕地植群是紅樹林。紅樹林的分布,基本上在北部以「水筆仔」為主;南部是「海茄苳」,比如在四草濕地的鹽山那一帶看到的就是海茄苳這一種,數量很多。

南部可能還有一些其他的種類,像「欖李」、「細蕊紅樹」、「長柱紅樹」等這些比較不常見的種類,這些是濕地的木本植物。

照片 114. 濕地木本:紅樹林

紅樹林雖然叫做樹林,可是你去淡水那邊看,都是灌木,不是樹林,它能不能長成森林?其實可以的,是因為時間還不夠久,還沒長大。紅樹林最好的代表就是台南台江國家公園的四草紅樹林隧道,有遊船穿過紅樹林的那一片,那一片就真的是森林,但還不夠壯觀,只是相對在臺灣的其他紅樹林來講比較像森林。

照片 114-1. 台南四草濕地-紅樹林隧道

紅樹林可不可以長到很大呢?可以的。其實臺灣有一些遺跡有留下來,在台南麻豆、將軍那一帶有一些殘留的老樹叫「土沉香」,大戟科的,也是紅樹林植物。那些老樹樹幹的直徑可以超過1公尺,跟我們校園常見的大榕樹一樣大,但是那些土沉香是一株一株,單株殘留在村莊中間這樣,不是森林。可能因為當地民眾有保留大樹的習慣,那些土沉香就被留了下來。以前土沉香就是在像紅樹林這種河口沼澤的濕地環境生長的,當時可能是一片森林在那裡,可是我們在開發過程裡面把樹移除掉了,土沉香這一類的其實是可以長到很大的。

紅樹林是在臺灣河口沼澤最常見的木本濕地植群型。另外還有兩種比較不常見的木本濕地植群型,一種是淡水湖的「水社柳」,一種是河道邊的「水茄苳」。

b.水社柳:淡水湖
在臺灣的淡水湖會有一種木本濕地植群叫做「水社柳」,在低海拔有一種叫「水柳」,水柳跟水社柳,這兩種植物特性不一樣。水柳也是跟水有關,但它不會泡在水裡生長,水社柳是可以泡在水裡,而且是比較喜歡泡在水裡生長,有點像是落羽松的特性,要泡在水裡面才會長得比較好。臺灣第一次發現水社柳是在日月潭,那邊有一個邵族的原住民部落叫「水社」,所以就把這個植物命名為「水社柳」。

照片中是在宜蘭雙連埤的水社柳,不過這個水社柳是後來人工復育的。雙連埤也是一個水社柳很主要的分布地。雙連埤以前是私有地,我聽到他們說法是地主覺得太多喜歡水生植物的這些人都來這邊干擾他,所以他最後火大了,就把所有的水生植物全部移除,移除之後,就不會有人來吵他。後來宜蘭縣政府把這塊地買下來,重新做人工復育。你看照片中這個水社柳都很小棵,浸在水裡。在臺灣的淡水區域很不容易看到水域的森林,一般來講,我們的水域都是草本植物,但是水社柳這一種純粹是森林。

照片 115. 濕地木本:水社柳(雙連埤)

這是被種在校園一個池塘裡的水社柳,它整個根都泡在水裡面,水社柳有這種忍耐力來耐這樣的環境。但是如果是水柳,它一定要長在岸邊,它整個泡在水裡是會死掉的。

照片 116. 濕地木本:水社柳

**c.水茄苳:河道邊
**另外一種濕地木本植物是「水茄苳」,長在河邊的。為什麼叫「水茄苳」?因為早期的人們看它的葉子很大,覺得它很像茄苳,但它是泡在河水裡的,就叫它「水茄苳」。我在宜蘭冬山鄉那種河道發達、很多渠道的地方看過水茄苳的老樹,水茄苳就長在渠道,形成一個小小的森林。

照片 117. 濕地木本:水茄苳

現在為什麼水茄苳很稀有?水茄苳現在在園藝很常見,可是在野外都看不到,因為水茄苳要直接長在河岸,而且這河岸是泡到水的位置,這樣類型的環境現在都完全被改造了,因為我們在水利設施的工程把所有的河道都改造,所以這一類的森林早就被移除掉了,所以水茄苳森林現在是可遇不可求的景觀。大家未來如果有機會看到的話,可以多拍一下照片分享給大家看。或者以後如果有機會的話,看哪條河川要復育,是不是有機會把水茄苳種回去。

我查了早期水茄苳的野外採集紀錄,包括淡水河、台中這邊的河川,我記得有一條有水茄苳採集紀錄,這個就是最原始、直接在河邊採到的標本。臺灣能夠長在河邊、可以浸到水的樹種不多,水茄苳是一個代表性樹種,但是現在的景觀園藝種很多,都把水茄苳種在陸地上,生態位置不太對,未來有機會我們可以注意一下這個狀況。

**提問:水茄苳(穗花棋盤腳)是濕地植物,但是校園裡它也生長得很好,並不需要每天澆水,這表示它是從比較乾旱到比較潮濕都可以生長嗎?
**_應該是。只是穗花棋盤腳讓它在潮濕的環境,它的競爭力就很強。我覺得很多都是這樣子,像落羽松我們把它種在陸地也長得很好,但只是說陸地不是落羽松原來長的位置。水社柳也是一樣,我常常看到很多稀有植物復育的人把水社柳種在旱地,也是長得很好,沒有適應不良的狀況。只是說這些不是它原來生長的環境,生態位置不對。

比如落羽松種在水裡會長出呼吸根,在陸地上土壤空氣足夠的地方,就不需要長出那些呼吸根。長出呼吸根是為了要接觸到空氣,植物很多都是靠它的根在吸氧氣的,氧氣是從根進來的,二氧化碳是從葉子進來,葉子吸收二氧化碳來進行光合作用,所以植物的氧氣如果從外界得到的話,是從根部吸收,根部一定要能吸收到氧氣。

濕地環境的條件是土壤的水很飽滿,這時候土壤是缺氧的,所以濕地植物厲害在它能夠適應這種土壤缺氧的環境,如果是陸地植物通常就會窒息死掉。土壤含水量的狀況也是影響植物生存的條件之一。_

**人工濕地:高雄中都濕地公園 欖李
**如果要看欖李的話,高雄中都濕地公園種很多。中都濕地其實是愛河整治的一部分,愛河是人工運河,直接接到高雄港,高雄港受到潮汐的影響,漲潮時愛河的水就會往上游逆流,逆流到最終點的位置就是中都濕地。中都濕地以前的功能就是讓愛河的水逆流之後緩衝用的水池,所以中都濕地是半鹹水的濕地,只能種紅樹林這一類的植物,一般的濕地植物種在那邊會死掉,因為土壤太鹹了。所以中都濕地那裡就種海茄苳、欖李。

主題 7. 濕地在生物多樣性保育上的價值

A.高紅皮書物種比例,且受威脅程度比例高

我們用北部跟東北部23個小型濕地密集的區域為例,來看小型濕地在保育生物多樣性上面的價值,我們用植物當例子。

這23個小型濕地都是同一個氣候區,都是低海拔的,這兩個湖泊位置很近,有的可能距離1、200公尺就一個濕地,比較遠的也許1公里一個濕地,但基本上都很近。這個研究主要是看在這樣的湖泊裡,植物的種類有沒有差異。

重點摘要19. 以23個北部低海拔森林濕地來探討小型濕地在植物多樣性的價值
來源:全國森林濕地保育策略及監測計畫, 108年, 林務局

右圖這個分析結果代表什麼意思?圖中標示的是這23個濕地,如果有某些濕地比較靠近的話,代表這2個濕地裡面的植物比較像。但是你看,這些濕地幾乎都很均勻地在分布,左下方這裡有4個比較抽離的。基本上都有一定的距離,不會很密集地在一塊。這代表說,即使那濕地都很近,它們裡面的植物內容其實都不太一樣,或者是說很不一樣,有某種程度的差異性在。這個濕地有這個植物,你到它旁邊的濕地就看不到那個植物了,是這樣的意思。

重點摘要 20. 物種多樣性的主座標軸分析(PcoA)結果
來源: 全國森林濕地保育策略及監測計畫, 108年, 林務局

這個圖叫做「種-面積曲線」,縱軸是物種數,橫軸是濕地數目,這張圖可以幫我們去估計(物種數)。也就是說,假設我想要知道北部的濕地總共有多少濕地植物的種類,收集一個最完整的名錄,我應該要調查幾個濕地才夠。

我們這個例子是調查23個濕地,這23個例子跟我們講一件事情:我們從第1個濕地開始跑、開始調查,跑到第23個濕地的時候,物種數還在上升,這個狀況代表我們做完這23個濕地的調查之後,這個物種數還沒達到我們要的那個平衡(最大值),物種數還在繼續往上,意思就是我們再做第24個、第25個濕地,這條線還要繼續往上跑,往上跑最後慢慢趨緩,趨緩之後就可以得到一個物種數的最大值,也就是我們估計這整個北部地區濕地植物的物種數。

重點摘要 21. 種-面積曲線
來源: 全國森林濕地保育策略及監測計畫, 108年, 林務局

我們用幾種模式去推估北部濕地物種數所得到的數據,數據最高的是306種,最少的是253種,但是我們做這23個濕地才得到170種,這表示還有80種、甚至到100多種物種我們都還沒有調查到,但是已經沒有更多的濕地可以調查了,模式推估出來的這是理論值。這些數據跟大家講一件事,就是這些濕地看起來都很近很小,可是實際上它保存的植物的種類差很多。那麼這時候我們在保育上就出現一個狀況,以前都是要一個很大的濕地再做保護,以這個研究結果來看,保護一個大濕地的這種做法就行不通了。因為如果對這一群濕地來講,你就只能全部保護,不全部保護的話,它可能有一些種類很容易就不見了。

以目前的狀況這些濕地物種都沒有到達理論的值,而且還差滿多的,所以濕地保育的觀念就是跨境的保護,這很重要,你把它轉換成拉姆薩公約的觀念,就是當你看到這個濕地的時候,不應該只保護這個濕地,而是鄰近的濕地都一起保護起來,因為它的物種傳播的關聯性是存在的。所以在過去我們臺灣做很多單一的濕地保護區的界定,實際上會有一些問題,這是從這個研究結果所發現的。

圖中是濕地植物與非濕地植物在不同紅皮書等級的比例比較圖。這個圖比較有趣,橫軸是是紅皮書植物的等級,越往左邊的等級越高。右邊比較不稀有,左邊是非常非常稀有。

最左邊EW是指「野外滅絕,只剩下人工栽培的」;RE是「區域滅絕」;CR是「極度瀕危」;EN是「瀕危」;VU是「易危」。在這張圖中,濕地植物是藍色的,非濕地植物是黃色的。

圖 40. 濕地植物與非濕地植物在不同紅皮書等級的比例比較
來源: 全國森林濕地保育策略及監測計畫, 108年, 林務局

紅皮書中高等級的保育,稀有度高的,濕地植物的比重越高,代表濕地植物很多都是快要滅絕、甚至已經野外滅絕了,比起非濕地植物要高很多。但是如果你往低等級跑,主要都是非濕地植物,所以你看濕地植物是等級低的比較少,等級高的反而佔很多,這意思代表-濕地植物很稀有。實際上我們在野外真的可以找到很多這種例子,像有一種「桃園石龍尾」,已經野外滅絕了,只剩下在水族店你買得到,有一些人在種;像「臺灣萍蓬草」應該也快野外滅絕了,雖然園藝到處都有、濕地植物復育區也滿常見,可是野外棲地就沒了。

表 23. 臺灣濕地植物的紅皮書等級分析
來源: 全國森林濕地保育策略及監測計畫, 108年, 林務局

總結來講,我們做天然林復育的話,其實濕地植群也應該是森林生態系裡面重要的一環,我希望用這個介紹讓大家有一些簡單的觀念,以後我們在做復育操作的時候,也許也可以嘗試來做一些有關濕地的復育。

主題 8. 思考:校園或公園的濕地營造植栽為何經常失敗?

我們來思考最後一個問題,校園或公園的濕地營造為何常常失敗?我們臺灣重視濕地之後,幾乎各個國小都有一個小小的生態池,那時候就種很多水生植物,可是經過一年之後你去看,那些水生植物就剩下1種、2種,它的族群數量爆滿,其他種類的都不見了,為什麼你看到所有的臺灣的濕地造景幾乎都是同一個模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們營造濕地環境的差異度不夠多。

濕地植物有沉水的類型、挺水的類群,但可能因為營造的生態池面積小,沒辦法把各樣的濕地環境鋪陳出來,營造出來的環境的差異度就不是很大,過一段時間之後,長出來的就是單一的種類。

我給大家看一個例子:陽明山的夢幻湖是一個水生植物很豐富的地方,為什麼它會很豐富?它不是只有臺灣水韭而已。

你看到這個湖,這些都是水生植物,就是濕地植物,湖裡面也有濕地植物,不是因為它大,因為臺灣比它大的湖多的是,它沒有很大。

圖 41. 夢幻湖衛星地理位置圖

夢幻湖的面積連1公頃都不到,雖然照片拍起來它好像很大,但是比它大的濕地多的是,但是植物都沒它豐富。為什麼它很豐富?你看這岸邊,有挺水的,然後有比較沉水的,然後從岸邊長過來的一些濕地植物,然後在湖心就是最有名的臺灣水韭,它是整個泡在水裡面,而且長在最中間。

照片 119. 夢幻湖植物相

這是「臺灣水韭」,挺水的部分。

照片 120. 臺灣水韭

這是「水毛花」。

照片 121. 水毛花

這是「七星山穀精草」。

照片 172. 七星山穀精草

有一些是「桴藎」這一類的。

照片 123. 桴藎

我們來看夢幻湖的地形,夢幻湖的水池不是均勻的,它幾乎是終年有水的。夢幻湖如果乾旱,就是北部已經非常非常乾,很久很久沒下雨,比如說一個月沒下雨的那種狀況,夢幻湖它才可能會乾掉。

夢幻湖它有一塊進水的地方,這一塊進水的地方會造成環境的不同。

也就是說,在一個生態池裡面,如果不去營造某個有水沖進來的環境的話,這個水域會很均質。因為有水沖進來的地方,第一個,水流不一樣;第二個,土壤的厚度會不一樣,還有坡度會不一樣。所以我們在濕地造景裡要去保持水生植物,最重要的就是要讓這濕地有多種環境,種進去之後,它就會在適合它的環境長成最優勢,這時候才會看到很多種類。

圖 42. 夢幻湖草相分布圖
來源:徐寶琛, 湖泊生態與湖泊植物, 科學月刊, 29:3=339 1998.03[民87.03]

現在我們的濕地造景就是太單一了,水也不流動,土層也都鋪得一樣厚,所以最適應那個環境的物種最終就贏了,其他的種類全部都被蓋掉,這是最大的問題。所以我們在濕地造景的思維,跟陸地的復育不太一樣,因為要在這麼小的一塊水池面積裡把這些環境復育出來,我認為是一個挑戰。如果這個濕地造景的面積很大可能比較簡單,我們如果去處理的濕地面積只有一個教室的大小,這就是一個挑戰,但是也許可以從經驗裡面去獲得一個成果。

結論就是,環境的差異性要把它創造出來,這時候濕地造景才能成功。

-第十一章 結束-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山林復育協會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