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樹種愈多,對生態的破壞就愈多?
此次生態植樹活動由富邦慈善基金會的志工一起協助。
活動中我特別說明臺灣有許多植樹活動沒有以潛在森林為藍圖,雖強調種原生樹種,但仍然有很大的問題。
以新竹竹北仙腳石海岸林保護區為例,90年前(1932)日本學者島田彌市調查時,當時至少還有40幾種原生的木本植物,但現在居然剩不到20種。
為什麼濱海及淺山的原生植物種類會大量減少,最大的原因就是人們在不了解當地植群生態的狀況下,冒然去種樹,這樣的種樹無法愛地球,反而是在破壞生態,這樣的行為類似不當的放生,種愈多,對臺灣淺山及濱海的生態破壞就愈多。
若以野生動物為例,一般人就比較容易理解,如果動物殘存還有40幾種,但保育的結果是物種愈來愈少,變成20種不到,那這樣的保育就是有問題。
臺灣的植樹問題也是一樣,如果我們再不改變,這些不當的種樹將摧毀後代子孫及其它生命賴以維生的生態系統。
本會在龜殼生態公園推動的生態植樹,以這二年海岸植群復育研究的成果為基礎,此次種植的140株樹苗為海岸林後岸植群,樹種有黃連木、燈稱花、軟毛柿、細葉饅頭果、錫蘭饅頭果、無患子、石朴、朴樹、杜虹花、苦林盤、臺灣海棗、臺灣柘樹、樹杞、海桐、臺灣薔薇、九節木、魯花樹、茄冬、雀榕、榔榆、正榕、樟樹等。
種樹真的很辛苦,非常感謝富邦慈善基金會志工們的協助,也謝謝臺中市政府全力支持「生態臺中」的理念,擴大推動公園、校園、山坡地進行生態綠化與森林復育,並以恢復臺中在地森林生態為目標。
每一場植樹,我都當作是一場生態教育活動在舉辦,因為只有愈來愈多人知道這些正確的生態植樹觀念,臺灣才有改變的機會。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