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山林復育協會《花蓮海岸天然林復育計畫─仁和車站東側原始林調查》2021/07/27

Posted by 山林復育協會 on Friday, July 30, 2021

摘要:
1.此樣區位於仁和車站東側的山坡地,海拔67m,緊鄰海岸,屬於後岸環境。
2.樟樹分布整齊,可能是造林,具高山部落小馬口述,南澳以南的樟樹造林,時間在1930年代。

3.若以上一次造林起算,此森林可能長達90年無人為開發等干擾。

4.森林中的大樹,紫茉莉科的皮孫木胸徑已達0.6m。
5.此森林為典型的榕楠林帶之熱帶森林,已演替接近原始林狀態。

6.此森林生物多樣性高,有別於一般的木麻黃與黃槿造林,可做為花蓮海岸林後岸森林復育藍圖之重要參考。

  • 天然林演替

  • 樟樹分布整齊

7.此森林概述如下:
___(1)樹冠層高度22m,覆蓋度70%,木本植物有2種,物種為樟、水團花。
___(2)次冠層高度12m,覆蓋度85%,木本植物有6種,物種為皮孫木、澀葉榕、咬人狗、樹杞、刺杜密、山埔姜。
___(3)樣區及樣區周邊原生木本植物紀錄有40種,種類為樟樹、九丁榕、大葉楠、小梗木薑子、小葉桑、山埔姜、山桂花、山棕、山黃麻、月橘、水團花、台灣假黃楊、台灣魚藤、白肉榕、皮孫木、石朴、血桐、杜虹花、刺杜密、長葉苧麻、青苧麻、咬人狗、茄苳、茄苳、軟毛柿、魚木、無患子、華茜草樹、菲律賓榕、菲律賓饅頭果、幹花榕、猿尾藤、稜果榕、對面花、構樹、樹杞、澀葉榕、糙葉樹、蟲屎、鐵雨傘。

註:海岸環境區分前灘、後灘、前岸、後岸,因環境條件不同,植物社會組成也不同。

致謝:
感謝欣一、白白、巧如、宜貞、孟家、志洋、尚妤、冠儀、暐凡、小黑一起協助調查的工作。

~我愛山林5230~
請您支持《臺灣山林復育協會》
【捐款帳號】
玉山銀行代號:808(西屯分行) 
帳號:1159-940-026333
戶名:臺灣山林復育協會
【電子發票愛心碼】5230(我愛山林)
【官方網站】https://www.reforestation.tw/

-——————————-
附件:臺灣山林復育協會森林調查記錄
植物社會: 皮孫木—山棕
日期:2021.7.27
地點: 花蓮縣和仁車站
坡度15°;坡向110°
海拔高度: 67m
樣區面積: 10m x 10m
備註: 調查:陳欣一 紀錄:蔡智豪、陳尚妤、余志洋

樹冠層,高度22m,覆蓋度70%
樟(3,1)、槭葉石葦(+,2)、抱樹石葦(1,2)、南洋山蘇花(+,1)、水團花(1,+)

次冠層,高度12m,覆蓋度85%
皮孫木(3,1)、澀葉榕(2,1)、咬人狗(1,+)、樹杞(1,+)、刺杜密(2,+)、山埔姜(+,+)

地被層,高度4m,覆蓋度30%
皮孫木(2,2)、咬人狗(+,+)、生根卷柏(+,1)、姑婆芋(+,+)、粗毛鱗蓋蕨(+,2)、風藤(+,1)、月橘(+,1)、竹葉草(+,1)、台灣魚藤(+,1)、小梗木薑子(+,1)、薄葉三叉蕨(+,+)、台灣假黃楊(+,+)、鐵雨傘(+,+)、無患子(+,+)、印度鞭藤(+,2)、橢圓線蕨(+,+)、山棕(2,2)、魚木(+,1)、柚葉藤(+,+)、小毛蕨(+,2)

-——————————-
※改良式Braun-Blanquet調查法:
調查時記錄植被的層次、分層高度、各層次總覆蓋度、各層次組成物種之覆蓋度與群聚度。
《覆蓋度》
+,0~3%
1,3~10%
2,10~25%
3,25~50%
4,50~75%
5,75~100%
《群聚度》
+,出現1~2株
1,零星分散
2,普遍分布或小塊群聚分布
3,中等群聚分布
4,大塊群聚分布
5,全面分布

# 臺灣山林復育協會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山林復育協會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