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山林復育協會《花蓮海岸天然林復育計畫─和中海灘調查》2021/07/19

Posted by 山林復育協會 on Monday, July 19, 2021

摘要:
1.此海岸林原為木麻黃造林,亦曾種植林投、黃槿、草海桐、水黃皮。
2.目前木麻黃已陸續衰敗傾倒,森林演替中,調查紀錄如下附件。

3.前岸植物社會為「欖仁—林投」;樹冠層高度16m,覆蓋度與群聚度:欖仁(3,1)、黃槿(2,2)、銀合歡(1,+)、酸藤(+,2)、海檬果(1,1)、林投(1,1);其中欖仁、海檬果未曾於造林中種植,故可能是海漂上岸自然建立的。

4.後岸植物社會有二個類型,分別為「黃槿—林投」、「大葉雀榕—鐵雨傘」。

5.「黃槿—林投」樹冠層8m,覆蓋度與群聚度:大葉楠(2,1)、海檬果(2,1)、酸藤(+,1)、黃槿(2,2)、銀合歡(1,+)、樹杞(2,1)、血桐(1,1)、無患子(2,1)、大葉釣樟(1,1)。

6. 「大葉雀榕—鐵雨傘」樹冠層15m,覆蓋度與群聚度:木麻黃(3,1)、大葉雀榕(4,1)、酸藤(1,1)、黃連木(1,+)、無患子(1,+)、樹杞(1,1)、黃槿(2,2)、假菝葜(+,1)、海檬果(1,+)、欖仁(1,+)、樟(1,+)、印度鞭藤(+,2)。

7. 後岸植物社會已演替為榕楠林帶典型的森林,代表性物種有大葉楠、大葉釣樟、大葉雀榕、樹杞等。

8.樣區及樣區外(周邊)的原生木本植物,紀錄有41種,分別為山黃麻、海檬果、欖仁、黃槿、石朴、小葉桑、黃連木、血桐、構樹、林投、菲律賓饅頭果、月橘、樹杞、小梗木薑子、玉山紫金牛(鐵雨傘)、軟毛柿、石苓舅、無患子、水黃皮、蟲屎、山棕、刺杜密、白雞油、樟、大葉雀榕、白肉榕、大葉楠、羅氏鹽膚木、桶鉤藤(台灣鼠李) 、烏皮九芎、魚木、破布烏、茄苳、草海桐、海埔姜、大葉釣樟、江某、九節木、錫蘭饅頭果、台灣柘樹、飛龍掌血。

9.和中海灘為和平溪出海口南段海灘,東側為太平洋,西側緊鄰蘇花海岸保護區,海灘西側與森林中間雖有聚落阻隔,但距離森林不到500公尺,故推測西側森林為種子來源。

10.和中海岸林可作為花蓮沿海地區沙灘型海岸之復育參考。

致謝:
感謝欣一、白白、志洋、暐凡、嘉儀一起協助調查的工作。

樹冠層,高度6m,覆蓋度: 50%
欖仁(3,1)、黃槿(2,2)、銀合歡(1,+)、酸藤(+,2)、海檬果(1,1)、林投(1,1)
地被層,高度2m,覆蓋度: 75%
海檬果(+,1)、酸藤(+,1)、銀合歡(+,1)、桔梗蘭(+,1)、大黍(1,2)、雞屎藤(+,1)、刺杜密(+,+)、月桃(+,1)、草海桐(+,2)、飛龍掌血(+,+)、大花咸豐草(+,1)、小葉桑(+,+)、三葉崖爬藤(+,1)、林投(4,4)、五節芒(+,1)、木麻黃(+,+)、馬尼拉芝(+,2)、血桐(+,+)、月橘(+,+)、黃連木(+,+)
-—————————
日期:2021/7/19
植物社會: 黃槿—林投
地點: 花蓮縣和中海灘
坡度:30°;坡向292°
海拔高度: 8m
樣區面積: 10m x 10m
備註: 調查: 陳欣一;紀錄:蔡智豪、余志洋

樹冠層,高度14m,覆蓋度75%
大葉楠(2,1)、海檬果(2,1)、酸藤(+,1)、黃槿(2,2)、銀合歡(1,+)、樹杞(2,1)、血桐(1,1)、無患子(2,1)、大葉釣樟(1,1)
灌木層,高度5m,覆蓋度55%
山棕(2,1)、欖仁(1,1)、軟毛柿(1,+)、石苓舅(1,2)、蟲屎(+,1)、山蘇花(+,1)、海檬果(1,+)、三角葉西番蓮(+,+)、三葉崖爬藤(+,+)、水黃皮(+,1)、江某(+,1)
地被層,高度1m,覆蓋度40%
無患子(+,1)、樹杞(+,1)、千金藤(+,+)、酸藤(+,1)、三葉崖爬藤(+,1)、杯狀蓋骨碎補(+,2)、銀合歡(+,1)、山棕(+,1)、月桃(+,1)、月橘(+,1)、石苓舅(1,2)、腎蕨(+,1)、鐵雨傘(+,1)、石朴(+,1)、林投(1,2)、三角葉西番蓮(+,1)、菲律賓饅頭果(+,+)、刺杜密(+,1)、錫蘭饅頭果(+,+)、小梗木薑子(+,1)、假菝葜(+,+)、台灣柘樹(+,1)、陰香(+,+)、海檬果(+,1)、大葉楠(+,1)、伏石蕨(+,1)、九節木(+,+)
-——————-
日期:2021/7/19
植物社會: 大葉雀榕—鐵雨傘
地點: 花蓮縣和中海灘
坡度30°;坡向292°
海拔高度: 8m
樣區面積: 10m x 10m
備註: 調查:陳欣一 紀錄:蔡智豪、余志洋

樹冠層,高度15m,覆蓋度80%
木麻黃(3,1)、大葉雀榕(4,1)、酸藤(1,1)、黃連木(1,+)、無患子(1,+)、樹杞(1,1)、黃槿(2,2)、假菝葜(+,1)、海檬果(1,+)、欖仁(1,+)、樟(1,+)、印度鞭藤(+,2)
灌木層,高度4m,覆蓋度40%
軟毛柿(1,+)、樹杞(1,1)、水黃皮(+,1)、海檬果(+,1)、山棕(1,+)、千金藤(+,1)、印度鞭藤(+,1)、石苓舅(1,1)、月橘(2,2)、月桃(+,1)、鐵雨傘(1,1)、蟲屎(+,1)、林投(+,+)、酸藤(+,1)、假菝葜(+,+)、小梗木薑子(1,+)
地被層,高度1.3m,覆蓋度40%
酸藤(+,1)、千金藤(+,+)、石苓舅(+,1)、鐵雨傘(1,1)、林投(+,1)、銀合歡(+,1)、樹杞(+,1)、山棕(+,+)、腎蕨(+,2)、海檬果(+,2)、港口馬兜鈴(+,+)、刺杜密(+,1)、小梗木薑子(+,+)、軟毛柿(+,+)、石朴(+,+)、三角葉西番蓮(+,+)、雞屎藤(+,1)、印度鞭藤(+,1)、水黃皮(+,1)、假菝葜(+,+)、九節木(+,+)、沿階草(+,1)

※改良式Braun-Blanquet調查法:
調查時記錄植被的層次、分層高度、各層次總覆蓋度、各層次組成物種之覆蓋度與群聚度。
《覆蓋度》
+,0~3%
1,3~10%
2,10~25%
3,25~50%
4,50~75%
5,75~100%
《群聚度》
+,出現1~2株
1,零星分散
2,普遍分布或小塊群聚分布
3,中等群聚分布
4,大塊群聚分布
5,全面分布

# 臺灣山林復育協會

~我愛山林5230~
請您支持《臺灣山林復育協會》
【捐款帳號】
玉山銀行代號:808 (西屯分行) 
帳號:1159-940-026333
戶名:臺灣山林復育協會
【電子發票愛心碼】5 2 3 0(我愛山林)
【官方網站】https://www.reforestation.tw/
-——————————-
附件:臺灣山林復育協會森林調查記錄
日期:2021/7/19
植物社會: 欖仁—林投
地點: 花蓮縣和中海灘
坡度: 35°;坡向: 134°
海拔高度: 16m
樣區面積: 10m x 10m
備註:  調查:陳欣一;紀錄:蔡智豪、余志洋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山林復育協會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