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5, 06臺灣山林復育協會《墾丁香蕉灣海岸林&社頂公園高位珊瑚礁森林生態之旅》

Posted by 山林復育協會 on Sunday, August 6, 2017

**§ 墾丁風吹砂陸蟹觀察
**臺灣山林復育協會此次前往墾丁,探訪臺灣本島最南邊的森林,也特別邀請劉烘昌博士帶領大家觀察風吹砂的陸蟹生態。
劉老師長年投入臺灣的陸蟹生態研究,這幾年也定期前往聖誕島進行研究,他說海島的海岸林生態,關鍵物種就是「陸蟹」。陸蟹在此生態系統中,扮演分解者、初級消費者、掠食者的角色,「陸蟹」決定了海岸林的物種組成!
陸蟹與水生的螃蟹不同,牠們已演化出可以在陸地呼吸的器官「肺」,但這種肺與哺乳動物的肺不同,牠們是透過外骨骼將原本腮的構造撐起來,不會塌陷,此種「肺」透過表面的濕潤、血液循環,來進行氣體的交換。
這樣的演化,也讓海洋性的陸蟹能從海中上岸,進入到海岸林的生態系統中。
海洋性陸蟹在生命週期中,幼蟲仍需在海中成長,且經不斷蛻殼成熟後,才會上岸成為「陸蟹」,因此每當月圓後的那一週,就會陸續出現「抱卵母蟹」,離開海岸林,冒險前往海灘「釋幼」!
離開海岸林到海水前的這一段路程,非常危險,因為最大的威脅是人類的馬路。如近年在墾丁地區掀起的護蟹過馬路行動,就是為保護「毛足圓軸蟹」。
劉博士說近年墾丁陸蟹的族群量大量下降,除了人為的破壞外,他認為另一原因是受到外來螞蟻「黃瘋蟻」的影響!他說海島型的海岸林是一種簡化的生態系,常因人所帶入的螞蟻、老鼠、豬、羊等,造成崩潰!

在劉老師介紹下,夜間的沙灘上,陸續出現中華沙蟹、角眼沙蟹、陸寄居蟹等,也看到了中華沙蟹的母蟹抱卵要前往海邊釋幼的實況。這裡也因社頂高地的野溪在此出海,故野溪附近常態性的積水中,就看到了紅通通的中型仿相手蟹。水中許多蝌蚪,也看到蛙類的出沒,真的是有蛙就有蛇,此時就冒出一條黑白相間的雨傘節來湊熱鬧,讓大家驚呼!

中華沙蟹的抱卵母蟹

角眼沙蟹

在風吹砂的路徑上,看到許多「黃瘋蟻」竄來竄去,走在前面的夥伴看到路上陸寄居蟹正受到數百隻「黃瘋蟻」的攻擊,回顧了劉老師的解說,此現象呈現了外來蟻類對海岸林生態的嚴重影響!

Posted by 蔡智豪 on Monday, 7 August 2017

在離開風吹沙前,每個人關上了頭燈及手電筒,靜靜在沙灘上,看著寬闊的太平洋上,月色下泛起的陣陣銀波,也聽著來來去去的浪濤聲,感受著輕拂在臉頰上的海風,讓自己想像著進入這片大自然的懷抱!
回程中,這場黑夜的墾丁知性之旅,每一分每一秒都讓參與的夥伴印象深刻。

**§ 海岸林與高位珊瑚礁森林生態踏查
**因為香蕉灣漁港北邊的海岸林是保護區,故活動前,我們特別行文到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說明此生態調查的教育活動,他們建議避開保護區,另提海岸林的觀察在香蕉灣漁港南邊的海岸林進行,高位珊瑚礁天然林的調查在社頂公園進行。
故經過了前一夜的陸蟹觀察後,隔天大清早,我們就前往香蕉灣漁港南邊的海岸林進行穿越線調查。
我們從珊瑚礁上出現的第一種植物作為起點,用皮尺往內向海岸林中,拉出一條50公尺的穿越線,再以每3公尺為一區段,分組進行物種的拍照紀錄。

50m 穿越線

因為香蕉灣珊瑚礁的地形具有許多崎嶇的穴洞,許多海飄植物的果實,越洋而來時,常隨著潮水而卡在這些穴洞裡,再經過大潮、或暴風浪,進一步將果實(種子)送上岸邊有土壤的地方,透過樣巧妙的安排,才讓這些植物有機會發芽成長!
海岸林是面對海的森林,他們必須抵擋每年的強風暴浪,因此這個森林中的植物長得非常密,猶如手牽手命運共同體般!
香蕉灣海岸林也因受到強風、潮汐、鹽分、土壤化育的影響,故造成短短50公尺海岸林出現不同層次的變化!在彙整各組的調查後,這50公尺的穿越線植物紀錄分布如下:
0~6m:水芫花、乾溝飄拂草
6~12m:脈耳草、白榕
12~18m:乾溝飄拂草、細穗草、鵝鑾鼻蔓榕、欖仁、臭娘子

水芫花

乾溝飄拂草

臭娘子

18~24m:臭娘子、苦檻藍、林投、黃槿
24~30m:林投、黃槿、欖仁、欖仁舅、多子漿果莧、歐蔓
30~36m:臭娘子、黃槿、蟲屎、蓮葉桐、林投、血桐、恆春厚殼樹、銀合歡、瓊崖海棠、姑婆芋、瑪腦珠、歐蔓

林投

黃槿

山欖

36~42m:欖仁、蟲屎、蓮葉桐、青苧麻、多花油柑、洋落葵
42~48m:欖仁、蟲屎、印度鞭藤、三葉崖爬藤、雞屎藤、瑪瑙珠
48~51m:欖仁、蟲屎、山欖、銀合歡、稜果榕、青苧麻、姑婆芋、鴨跖草、大萼旋花、毛西番蓮、腺果藤

欖仁

三葉崖爬藤

鴨跖草

離開香蕉灣後,我們再前往社頂公園。一進入此高位珊瑚礁的森林中,就看到了劉烘昌老師所說的「黃灰澤蟹」在此出沒,也看到白榕生長在珊瑚礁岩壁上的特殊景象。

黃灰澤蟹

每次天然林的調查,目的是希望讓大家瞭解台灣北中南東各地、不同海拔、不同環境的森林類型,希望再以這些天然林為藍圖,透過大家的合作,一起推動台灣山林的復育。

在社頂公園我們選擇了緊鄰步道的「水黃皮─小梗木薑子─地毯草」植物社會,進行生態調查,主要的喬木種類有水黃皮、白雞油、恆春厚殼樹、九芎、紅柴、小芽新木薑子、小梗木薑子,調查資料如附件。其中「水黃皮」常見於都會區的公園、校園、行道樹中,此次探訪終於看到了他的原鄉,也讓我們知道在自然的環境下,「水黃皮」會跟哪些種類伴生在一起。

水黃皮

經過了一年多的練習,已有夥伴能清楚解說森林生態調查的方法,也有很多夥伴能協助第一次參加的人進行生態紀錄。之後我們也將輪流來進行這樣的解說,讓大家能一起成長。

§ 返回的路程、分享與致謝
在結束二天一夜的活動後,我們又坐上6個小時的巴士返回臺中。路途上,大家彼此分享這次的心得與收穫,很多人跟我一樣,10多年前我第一次到墾丁學習生態調查時,我才發現以前來的好像都不是墾丁,從生態的角度切入後,我才好像開始認識真正的墾丁。
陸蟹、海岸林的穿越線、高位珊瑚礁森林、浮潛、海上活動,每個人都有不同深刻的印象。
這次的墾丁之旅,特別感謝辛苦的司機黃大哥,讓我們有安全及舒適的旅程,也謝謝劉烘昌老師特別從新竹下來,帶領我們認識海岸林陸蟹的生態,也謝謝陳欣一老師帶領大家進行森林生態調查。謝謝林信旭、白環禎、林慧玉、蘇瑞鴻協助活動紀錄,謝謝陳芋秀、陳佳玉協助活動行政工作,謝謝陳小婉、水雲鄉的捐款,也謝謝林宏信、周秉鈞在活動中,用心淨灘,更謝謝大家的熱情參與。

參與夥伴大合照

這下半年,我們將開始準備明年寒假花東「峽谷岩生森林」生態之旅,「峽谷岩生森林」是台灣島250萬年前剛從海裡冒出時的雛型(原型),換言之,台灣的生命之初,是著床在岩石縫隙的碎屑上,此旅程值得大家一起去探訪!
而下個月9/24的活動,我們將前往《南投集集大山》,目前報名的有「吳O書、林O玉、洪O茵、張O雲、林O穎」,歡迎有興趣的夥伴參加,並請抽空報名。報名網頁: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E9TVE2fTHjj78BnbhkjESLDWt0bwCjYdEDtFw4q7ZoA/edit

附件:
臺灣山林復育協會《社頂公園高位珊瑚礁森林生態調查》
日期:2017/8/6
地點:墾丁社頂公園
植物社會:水黃皮─小梗木薑子─地毯草
坡度15°;坡向160°
海拔高度:195m
樣區面積:10m×10m
座標:N:21°57'25.22",E:120°49'16.07"
備註:
調查:陳欣一;紀錄:黃香容、王貞
~T1樹冠層,高度8.5m,覆蓋度90%~
水黃皮(3,3)、白雞油(2,3)、恆春厚殼樹(1,+)、九芎(2,2)、紅柴(+,+)、小芽新木薑子(+,1)、腺果藤(2,3)、隱鱗藤(1,2)、光果翼核木(2,2)、紅珠藤(+,1)、海金沙(+,1)
~ S灌木層,高度2m,覆蓋度10%~
過山香(+,1)、小芽新木薑子(+,1)、小梗木薑子(1,1)、海金沙(+,2)、隱鱗藤(+,1)、獨黃(+,+)、樹杞(+,+)、水黃皮(+,1)、腺果藤(+,1)、疏花魚藤(+,+)、光果翼核木(+,2)
~H地被層,高度0.5m,覆蓋度40%~
過山香(+,1)、紅柴(+,1)、腺果藤(+,1)、小芽新木薑子(1,1)、海金沙(+,1)、水黃皮(1,1)、白雞油(+,1)、雞屎藤(+,1)、珍珠茅?(+,1)、沿階草(+,+)、地毯草(1,2)、隱鱗藤(+,+)、山素英(+,1)、光果翼核木(+,1)、六角英(+,1)、爬森藤(+,1)、長穗木(+,+)、落地生根(+,+)、細葉饅頭果(+,+)、相思樹(+,+)、赤道櫻草(+,1)、馬櫻丹(+,1)、歐蔓(+,2)、絹毛鳶尾(+,1)、竹葉草(+,+)、盤龍木(+,+)、樹杞(+,+)、芭樂(+,+)、紅珠藤(+,1)、羊角藤(+,+)、蓬萊藤(+,+)

※改良式Braun-Blanquet調查法:
調查時記錄植被的層次、分層高度、各層次總覆蓋度、各層次組成物種之覆蓋度與群聚度。
覆蓋度:
+,0~3%
1,3~10%
2,10~25%
3,25~50%
4,50~75%
5,75~100%
群聚度:
+,出現1~2株
1,零星分散
2,普遍分布或小塊群聚分布
3,中等群聚分布
4,大塊群聚分布
5,全面分布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山林復育協會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