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關七雄是指大甲溪流域谷關段的七個中級山,此次我們選擇了東卯山步道進行木本植物的紀錄。此步道為保線步道,步道的開設是為了維護沿線的電塔及山頂的軍事設施,在谷關七雄中,是坡度較緩的一條路線。
步道沿線一景
我們從海拔812m的登山口出發,沿途紀錄木本植物,目的是要讓參與的夥伴,經由每月的練習,逐步熟悉及認識這些樹木的形態,此次共記錄65種樹木:
1.華八仙、2.九丁榕、3.山棕、4.青剛櫟、5.小梗木薑子、6.玉山紫金牛、7.沙朴、8.五掌楠、9.山豬肉、10.九節木、11.臺灣山桂花、12.長葉木薑子、13.臺灣柘樹、14.山香圓、15.奧氏虎皮楠、16.江某、17.杜英、18.瓊楠、19.樹杞、20.紅皮、21.茜草樹、22.山黃梔、23.臺灣二葉松、24.軟毛柿、25.烏皮九芎、26.大葉苦櫧、27.狗骨仔、28.米碎柃木、29.土肉桂、30.披針葉饅頭果、31.石朴、32.臺灣赤楠、33.杜虹花、34.野牡丹、35.紅果金粟蘭、36.山黃皮、37.山埔姜、38.山紅柿、39.藤花椒、40.石斑木、41.脈葉木藍、42.大青、43.紅葉樹、44.雀榕、45.大頭茶、46.呂宋莢迷、47.茄苳、48.臺灣楊桐、49.香楠、50.木荷、51.白匏子、52.野桐、53.白臼、54.土密樹、55.小構樹、56.山黃麻、57.山胡椒、58.山漆、59.臺灣梣、60.栓皮櫟、61.金毛杜鵑、62.楊梅、63.紅楠、64.香桂、65.臺灣五葉松
金毛杜鵑
紅果金粟蘭
在過程中,巧遇越野跑比賽,在同一條山徑中進行。也剛好看到一位跑者遭蜂攻擊螫傷,引起過敏反應痛苦不堪,由人攙扶緩步下山。因這裡部分路段是懸崖、深谷,一些跑者下坡時,無法減速,大喊讓路,而令人捏把冷汗!由於目前「越野賽跑」已有產業化的趨勢,活動深入山區,距離從數十公里到百公里,參加人數動輒上千人,影響層面大,故為此撰文《在臺灣山區,越野賽跑應進行規範》,希望政府邀集所有利害關係人,共同討論活動規範,以維護山區活動的公共安全。(文章連結如下)
到了2km的涼亭後,我們再走約100m轉進較寬闊的稜線上,進行森林植群的調查。這個樣區的植物社會為「山紅柿-大丁黃」,紀錄詳如附件。
此森林的樹冠層(T)高15m,覆蓋度85%,樹種有:山紅柿、奧氏虎皮楠、臺灣稠李、薯豆、江某、蓮花池山龍眼、青剛櫟、菱葉石櫟、木荷、長葉木薑子、短尾葉石櫟。
樣區植物記錄-1
樣區植物記錄-2
因林下小樹眾多,尚未呈現層次,故將5m以下一起納入灌木層(S)紀錄,此層的樹木有:臺灣紅豆樹、九節木、紅果金粟蘭、狗骨仔、肉穗野牡丹、長葉木薑子、大葉苦櫧、紅楠、大丁黃、大頭茶、青剛櫟、香桂、山紅柿、山桂花、密毛冬青、圓果青剛櫟、江某、鐵雨傘、山茶葉灰木、欒大越橘、小葉赤楠、黃杞、山黃梔、呂宋莢迷、茜草樹、薯豆、菱葉石櫟、奧氏虎皮楠、蓮花池山龍眼、小葉樹杞、白新木薑子、臺灣赤楠、石斑木、厚皮香、墨點櫻桃、楊梅、臺灣樹參。
由林下幾棵倒木來看,小樹非常多的現象,推測應是倒木造成森林破空(孔隙),讓陽光灑入,而使這些小樹如鳴槍起跑般,拼命向上生長,想晉級為樹冠層的一員!
植物標本解說與認識
在森林調查的同時,美學組的妍廷也在森林中,帶領幾位夥伴進行自然美學的創作。整個過程分為三個段落,白白將之紀錄如下:
靜心—
透過幾分鐘的時間,眼睛自然的閉上,身體慢慢地放鬆,緩著因一路前行微喘的氣息,感覺到了皺著的眉頭終於鬆開。此時此刻,耳邊聽到了屬於夏天的蟲鳴,牠的聲音剛好與我的耳朵的頻率共震,微微感到耳朵內膜不安的鼓動,有些許感到新奇,但很快的這個感覺又被放下,因為隨即就被蜜蜂忽近忽遠的震翅聲吸引,環繞在周圍。我們慢慢的睜開雙眼,忽然之間,這座森林的立體感更豐富了!原來透過感觀的切換,能更深入的體驗森林的厚度,這有助於創作時更豐沛的連結!
調心—
透過水、光線、色調、調色,慢慢的著墨,仔細的體會帶點咖啡色的綠、帶點藍色調的紅、帶點黃色調的黑⋯這細細的來回探索,原來水彩不止有12色,只要有耐心的調色、對色,就能留下森林的一抹記憶和一份深情。
原來水彩不止有12色,只要有耐心的調色、對色,就能留下森林的一抹記憶和一份深情。
溶心—
揮灑畫筆的最後,妍廷說水彩是最好跟自然環境互動的工具時,夥伴們便紛紛拾起身旁微濕鬆軟的褐色土壤,灑在畫紙上,看著未乾水彩的水份,慢慢的被土壤溫柔的吸附,待全乾後才將土壤撥落,就能看到東卯山的土壤與這幅畫互動的紋路、痕跡,甚至是氣味,多麼溶進這片森林的一幅畫呀!
自然創作,揮灑畫筆
安靜的作畫
最後下山時,我們依舊在沿途繫上野外植物辨識的黃布條,大家分組下山,進行測驗比賽。結果共有五位滿分,獲得100元的山佳伊咖啡禮券。傍晚的分享,很多人難以置信沿途的樹木種類如此多樣。透過沿途的紀錄、樣區的植群調查,也讓來過好幾次東卯山的素美說,終於對這片森林、這座山有感覺了、有感覺了!
臺灣山林復育協會就是希望人能透過這樣的感覺,來與大自然產生生命的連結,也希望進一步藉由自然美學與文學的創作,建構山林的思想,一點一滴的來改善山林的現況!
大合照
《在臺灣山區,越野賽跑應進行規範》文章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蔡智豪/在臺灣山區越野賽跑應進行規範/10155259336730810/
~致謝~
此次活動感謝常務理事陳欣一帶領認識植物與森林生態調查,也謝謝美學組召集人妍廷進行水彩寫生教學,謝謝協助共乘開車的司機,謝謝芋秀協助行政工作,最後,謝謝各位夥伴無私地提供活動紀錄照,讓活動內容豐富地被呈現。
照片來源:
臺灣山林復育協會、谷關東卯山生態之旅會友夥伴
附件1.
臺灣山林復育協會《谷關東卯山步道森林生態調查》
日期:2018/5/27
地點:臺中谷關東卯山步道2.1km稜線
植物社會:山紅柿-大丁黃植物社會
坡度20°;坡向 290°
海拔高度:1,132m
樣區面積:10m×10m
座標:(97)243813 2675019
備註:
調查:陳欣一;紀錄:黃香容
~T樹冠層,高度15~5m,覆蓋度85%~
山紅柿(3,1)、奧氏虎皮楠(1,1)、臺灣稠李(2,+ )、薯豆(1,+ )、江某(2,1)、蓮花池山龍眼(2,+ )、青剛櫟(1,+ )、菱葉石櫟(1 ,+ )、臺灣瓢單藤(1,2)、野山椒(1,2)、木荷(1,+ )、長葉木薑子(1,+ )、短尾葉石櫟(1,+ )
~S灌木層,高度5m以下,覆蓋度80%~
藤木槲(+,+)、臺灣紅豆樹(1,2 )、九節木(1,1 )、紅果金粟蘭(+,1 )、狗骨仔(+,1 )、黃藤(+,1 )、肉穗野牡丹(+,+)、長葉木薑子(1,2 )、臺灣土茯苓(+,1 )、大葉苦櫧(+,+)、紅楠(+,+)、大丁黃(2,3 )、大頭茶(+,1 )、青剛櫟(+,+)、臺灣鱗毛蕨(+,1 )、生芽鐵角蕨(+,1 )、香桂(1,+ )、山紅柿(1,1 )、山桂花(1,2 )、密毛冬青(+,1)、臺灣瓢單藤(+,1 )、玉葉金花(+,1 )、珍珠蓮(+,2 )、圓果青剛櫟(1,+ )、江某(+,+)、鐵雨傘(+,1 )、山茶葉灰木(+,+)、欒大越橘(+,1 )、小葉赤楠(1,1 )、乳藤(+,+)、黃杞(+,1 )、老荊藤(+,+)、冷飯藤(+,+)、野山椒(+,1 )、鳳蘭(+,1 )、山黃梔(1,+ )、呂宋莢迷(+,1 )、茜草樹(1,+ )、薯豆(+,1 )、菱葉石櫟(+,+)、奧氏虎皮楠(+,1 )、蓮花池山龍眼(+,1 )、小葉樹杞(+,1 )、白新木薑子(+,1)、臺灣赤楠(+,1 )、石斑木(+,+)、厚皮香(1,+ )、墨點櫻桃(+,1)、楊梅(+,+)、臺灣樹參(+,+)
※改良式Braun-Blanquet調查法:
調查時記錄植被的層次、分層高度、各層次總覆蓋度、各層次組成物種之覆蓋度與群聚度。
★《覆蓋度》
+,0~3%
1,3~10%
2,10~25%
3,25~50%
4,50~75%
5,75~100%
★《群聚度》
+,出現1~2株
1,零星分散
2,普遍分布或小塊群聚分布
3,中等群聚分布
4,大塊群聚分布
5,全面分布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