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9 臺灣山林復育協會《花蓮海岸林復育&木麻黃林演替》

Posted by 山林復育協會 on Friday, January 1, 2021

第三站我們來到德豐定置漁場旁的崇德海岸。

德豐定置漁場旁的崇德海岸

臺灣的海岸因為受到人為活動的干擾,海岸林幾乎被破壞殆盡,目前殘存較完整的海岸林僅剩墾丁砂島至船帆石間的香蕉灣一帶,全長1.5公里,面積約28公頃,目前已被墾丁國家公園劃定為生態保護區。

海岸地區因海風、鹽沫等的影響,環境十分惡劣,環境雖如此,但全球各地的海岸線卻仍為茂密的海岸林,故臺灣的海岸理應也是森林的樣貌。

花蓮的海岸與臺灣各地的海岸都是將原來的天然海岸林破壞掉後,再種植木麻黃防風林。木麻黃是外來種,來自澳洲,因自然更新困難,故目前全台海岸的木麻黃林都面臨衰敗的現象。

因天然海岸林可自然更新,許多種類也是喬木,一樣具有防風定沙的功能,故復育天然海岸林取代木麻黃有其急迫性。

海岸木麻黃林

海岸林樹種有別於內陸型森林樹種,這些種類能忍受強勁的海風、鹽沫、土壤鹽化的環境,其傳播亦仰賴海洋的洋流,故大部分樹種的果實或種子具有海漂的能力,而海水的浸潤亦可提高其種子的發芽率。

在花蓮崇德海岸的木麻黃林,因海灣地形讓海浪順利將黑潮所帶來的種子拍打上岸,使得這片木麻黃林出現了自然演替的現象,許多物種已進入林中生長。

其中喬木類的欖仁(小苗)未來將會取代木麻黃,其他物種如白水木、草海桐、芻蕾草、馬鞍藤、海埔姜、濱刀豆等,則分別扮演不同的定沙功能,持續穩定這裡的環境,來讓其他的喬木植物進場。

白水木

草海桐

蒭雷草

馬鞍藤

由於海岸林具有重要的防風功能,如崇德海岸的木麻黃林後方就出現內陸型的植物,如野桐、小葉桑、羅氏鹽膚木、稜果榕、血桐、構樹等。

由於花蓮林管處正開始著手進行海岸林的復育,故花蓮林管處作業課邱課長也一起參與此次海岸林的現勘行程。
離開崇德海岸後,邱課長帶我們到月牙灣北段的海岸(立霧溪南邊)進行現地討論。

月牙灣北段海岸(立霧溪南邊)

花蓮林管處作業課邱課長 (右一)

月牙灣北段海岸已停止人為海堤的水泥工程,此段海岸目前花蓮林管處仍以木麻黃造林來進行防風定沙。邱課長說過去為了固岸,擺了很多水泥消波塊在海岸邊,但因風沙堆積的關係,現在這些消波塊已全部被埋在沙灘下面,幾乎看不到,足以見證這裡的環境「風沙真的非常大」。

被風沙淹沒的消波塊

花蓮海岸與臺灣的其他海岸的環境不同,花蓮海岸的腹地狹小短淺,又是東北季風、颱風暴風圈的迎風面,夏季若數週不下雨,則會出現高溫炎熱的旱季。

臺灣海岸的環境條件原本就可成林,破壞後若要復育,其關鍵因素為順應自然力,並以潛在海岸植被作為復育藍圖,才有機會成功。

而花蓮海岸林原來物種組成到底是什麼?若欲復育花蓮的天然海岸林,恢復海岸林的生物多樣性,東部殘存海岸林的沿線調查是關鍵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開始!

https://youtu.be/BECvJ8W5Zag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山林復育協會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