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環境教育輔導團 大肚山天然林復育暨生態研習》
主辦:臺中市政府教育局、環境教育輔導團
協辦單位:臺灣山林復育協會
§ 天公伯選ㄟ好日子
3/24(三)是一年一度臺中市環境教育輔導團的研習活動,學員風塵僕僕從各地趕來,早上下起了雨,時大時小,對於許多戶外活動而言,最煩惱的可能是雨備,然而近日的雨,不僅為水情告急的水庫補水,也象徵即將滋養我們種下的樹,天降甘霖,是「老天作美」!
§ 大肚台地的生態出了什麼問題?
活動開始,由環教團校長何昭伶、督學陳明莉以及統籌主辦的儀婷老師為活動拉開序幕,由協會工作夥伴盟慧介紹大肚山現況,以及大肚山台地面臨的難題。大肚山森林的消失,與這兩三百年的開墾息息相關,森林大樹消失後,缺乏天然種源下種,導致土地保有的「自然力」消失,這是大肚山面臨的第一個難題。而長年頻繁的荒地野火,讓原本就殘破不堪的森林,更加惡化,是大肚山面臨的第二個難題。了解了現況,也許我們就有機會展望未來。
工作夥伴盟慧 (左一)、 校長何昭伶 (中)、 督學陳明莉 (右)
§ 親手種下一棵樹前,讓我們一起了解大肚天然林的復育學理
透過明治神宮的百年經驗,得以一窺前人的智慧,而今我們也使用潛在植被理論的概念,藉由標本館資料、現地調查、前人研究等嚴謹的學術實務調查**,推估出大肚山天然林原生植物112種,種下的每棵樹,是對大自然的愛護,也是我們對大自然的負責,不僅是種樹,更要「種對樹」**!
§ 來替小苗換新家
有了理論背景架構,協會工作夥伴欣一帶領大家學習調配土壤比例,由珍珠石、發泡煉石、赤玉土、黑火山石、紅火山石、陽明山土調和出來的介質,是這些苗木的養分來源~學員細心的替養在7吋盆裡的狗骨仔小苗分盆,放入3.5吋盆裡,期望這些小苗健康長成。
協會工作夥伴欣一 配土教學
學員拌土及分盆操作
§ 不能光說不練,來種樹吧!
上午的學理及操作課程結束後,下午大家來到種樹現場:國道3號龍井路段高架橋下,綿綿細雨持續著,大家專注聆聽教學,由協會夥伴欣一、巧如替大家進行示範,詳盡解釋種樹過程及需注意事項,稍後每一組即將種下25棵樹,完成此區200株苗木的定植!
協會夥伴巧如(右)植樹示範
學員植樹
這不是一塊平坦的地,滿布大黍看不見路、時不時有坑洞的環境,讓提著苗木、資材及工具的大家,走起路來有些蹣跚;每個步驟:除草、脫盆、澆水、種植、覆土,都仔細到位,因為我們種下的是一個希望,是這裡有朝一日不再滿布大黍,取而代之為森林的希望。
國道3號龍井路段高架橋下
此次的植樹,共種下200棵,36種的大肚山原生樹苗:
九芎、九節木、大葉楠、小梗木薑子、山紅柿、山香圓、山埔姜、山黃梔、天料木、白葉釣樟、石苓舅、江某、灰木、庭梅、呂宋莢迷、杜虹花、車桑子、刺杜密、刺葉桂櫻、狗花椒、狗骨仔、厚殼樹、香楠、香葉樹、球花嘉賜木、軟毛柿、無患子、榔榆、對面花、臺灣石楠、臺灣野梨、墨點櫻桃、魯花樹、樹杞、燈稱花、頷垂豆。
§ 致謝—謝謝每個參與工作的夥伴
植樹結束,邀請今日參與的學員分享植樹心得,有學員提到,光是想到要挖這200個洞,就非常感謝那些背後不知名的工作夥伴。也有學員提及,他被今日這些植樹樹種的「在地性」深深的感動,從未想過書中或耳聞的那些植物,真有辦法培育而在此種下。不少學員表達理論與實務的搭配學習,感到收穫滿滿,滿載而歸。
從活動的前期現勘、中期預先挖洞、釘長竹竿、佈水;活動後期的舉辦、教學、理論實務操作、結束整理、後續維護,來自許多人的心力,謝謝您們每一位的付出,才得以圓滿完成,也謝謝臺中市環境教育輔導團每一位參與課程的學員,我們一起寫下美好的一天。
大合照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