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育志工培訓為大肚山森林復育公民科學家的基礎訓練課程,延續第一次課堂復育學理及苗圃、資材的認識,此次上課預先演練5月的植樹活動流程,並操作植樹各階段步驟,期望透過體驗與實作,引領大家認識大肚山生態、原生樹苗培育與復育區維護。
指導員集合於活動中心前,由執行長蔡智豪進行訓練前解說
5/15植樹活動中所種植樹種包含:香楠、灰木、九節木、軟毛柿、三斗石櫟、厚殼樹、臺灣石楠、臺灣赤楠等約28種大肚山原生樹種,目的在於增加園區及維護大肚山原生樹種的生物多樣性,避免單一樹種受病菌等因素侵害後,數量劇減、森林加速消失;種出的樹種內,也包含具有景觀性的賞花喬木類,讓來到公園散步運動的民眾欣賞並認識,原生種植栽盛花後也可以很美麗。
植樹前的資材分配及人員分組
隨著各單位及人員分組完畢,復育志工培訓課程與5月將參與植樹之學員一起來到二十年前園區內種下但陸續衰敗死亡,須補植樹木的區域,進行植樹操作。由協會工作夥伴進行植樹示範,從1.挖洞 2.樹穴深度 3.脫盆技巧 4.覆土 5.防草布鋪設 6.護木片 7.竹竿設置、澆水等步驟,詳細說明每個動作的功能及意義,避免樹苗後續因人工除草等因素,來不及長大。
植樹步驟
植樹指導員培訓課程結束後開心合影
下午的課程,為植物生長調查記錄。復育區苗木的生長紀錄,為其成長及長期監測之重要基礎資料,可用於統計存活率、生長量(如樹高、冠幅等)、植株耐受度、生物多樣性等,故詳盡記錄其生長狀態,有助於後續復育工作推展。
生長紀錄區分為【1】生長良好【2】1/2枯葉【3】1/2蟲啃【4】只剩枝幹(仍存活)【5】枝幹枯萎&死亡,此五大項紀錄重點,解說完紀錄事項,即由各組小隊帶開進行復育區苗木生長紀錄。
左:生長紀錄調查介紹。右:復育區建置介紹
學員練習進行植物生長紀錄
結束生長紀錄調查後,學員們席地而坐,分享今日的收穫。有學員分享很多樹種都是以前沒有聽過的,今日「大開眼界」;也有學員分享能在如此舒適的天氣下,學習植樹和生長紀錄,收穫良多。謝謝一同參與這次上課的學員,也願每次的活動安排,都能讓大家對於天然林復育有不同層面的體會與認識。
學員席地而坐進行本日活動分享
學員心得分享(1)
學員心得分享(2)
學員心得分享(3)
學員心得分享(4)
臺灣山林復育協會
官網: https://www.reforestation.tw/
line官方帳號: http://nav.cx/6JLyXZe(歡迎加好友)
FB社團:https://reurl.cc/zy1967
youtube頻道:https://reurl.cc/NaQeyp
Instagram名稱:臺灣山林復育協會
地址:臺中市南屯區永春南路423號(大肚山森林復育中心/山海島語生態圖書館)
通訊地址/會址:臺中市南屯區忠勇路49-1號
電話:04-23897330
信箱:taiwan1.forestrestoration@gmail.com
電子發票捐贈(愛心碼):5 2 3 0 (我愛山林)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